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斗六新興宮
• 主祀神祇: 天上聖母
• 宗教類型: 道教
• 組織方式: 管理委員會制
• 官方網站: http://www.douliou-mazu.org.tw/revolution.html
•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E6%96%97%E5%85%AD%E6%96%B0%E8%88%88%E5%AE%AE-%E9%96%8B%E5%9F%BA%E6%96%97%E5%85%AD%E5%AA%BD-207389372606189/
新興宮建立於清嘉慶年間,斯時,宮址前有一溪流朝暮潺流不息。有一天孩童在溪畔拾一神像,奇哉,該孩童在溪畔用泥土塑造一形似小廟在玩耍,並稱曰:「新興宮」,復將此一神像安置小廟內。後受來往信徒焚香膜拜,靈蹟顯赫,奇蹟卓著,有求必應,香火日盛信者漸增。時有大陸福建地方一善信,一夜夢見一神祇現身稱 神農氏,遊境台灣至斗六門時金身受當地善信安座在小廟內奉祀,託其興建「新興宮」之異夢,因夢境逼真遂自大陸運來石柱一副並說明因由,附近居民更以神靈為奇事,地方善信即捐錢出力建立「新興宮」,奉祀 神農大帝為本宮主神。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call+886 5 532 2278
地圖位置

雲林縣斗六市斗六市四維里二鄰中正路60號 directions_car行車規劃

廟宇介紹
在因緣際會下由高僧自湄洲祖廟迎請 天上聖母(四媽軟身)金身來宮奉祀,道光二十八年,沈長盛倡捐監修新興宮;咸豐年間士民捐資重修。嗣因年數久遠時有傾頹之慮,宣統辛亥年間由地方仕紳吳貫世、吳盛金倡導重修,捐獻七百八十元作為重修工資。於民國六年重修一次,迨至民國十七年(歲次戊辰年)六月復由地方善信出錢出力重新修建巍峨宮貌,奉祀 天上聖母(四媽會媽祖)。然於民國二十六年日據時代日人推行皇民化運動,不幸將原建於斗六街頭所奉祀 天上聖母之受天宮媽祖廟拆除,同時「新興宮」因設有學堂,夜間為文盲教習語文,經地方仕紳陳情,倖免被拆除,又信徒心誠不避危難,神尊移駕「草嶺」,故四媽金身得以保全未遭焚毀,於風聲鶴唳過後迎四媽回鸞奉祀。

自此「新興宮」成為斗六地區媽祖信仰中心,信徒日增,民國五十年成立第一屆管理委員會,由吳榮洲為主任委員。第二、三屆沈傳利先生,第四屆沈鴻仁先生,第五、六、七、八、九屆王瑞棠先生,民國六十六年鑑于信者日增,且原廟土磚建築廟宇狹窄,重建為鋼筋混凝土廟宇;民國七十三年間竣工。增設三樓正殿供奉玉皇上帝,左奉祀三官大帝,右奉祀神農大帝;二樓左側供奉註生娘娘、觀世音佛祖,右側供奉福德正神以彰顯神恩福祉。第十、十一屆王傳財先生,第十二、十三屆盧元山繼任主任委員。

民國九十四年經由信徒大會同意通過改採擲筊遴選委員監事,民國九十八年八月由擲筊方式選出第十四屆委員、監事,並由賴建文擔任主任委員。

由第十四屆管理委員會向媽祖請示,正名為開基斗六媽,並於民國一○○年完成屋頂北式建築,於民國一○一年並陸續完成三樓凌霄寶殿神龕,重新彩繪,經請示天上聖母後增設供奉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二樓增設供奉文昌帝君及文財神;月老星君,供佑十方善信大德完成為斗六文化薪火傳承的信仰中心。並由天上聖母(開基斗六媽)擇於壬辰年(民國一○一年)十月份完成安龍謝土拜斗儀式,於甲午年十月(民國一0三年)完成三載圓醮儀式。

新興宮所奉祀 天上聖母(開基斗六媽),從清嘉慶元年至今,護佑地方黎民,風調雨順,已有二百多年,十方善信絡繹前來參拜,香火鼎盛,虔祈香煙傳萬代、庇佑眾生合境永平安。
這些資訊對我有幫助
thumb_up thumb_down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FB粉絲專頁
info資料及圖片取自宮廟提供及Google資訊。
載入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