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芬園寶藏寺
• 主祀神祇: 天上聖母
• 宗教類型: 道教
• 組織方式: 其他
• 官方網站: http://www.寶藏寺.tw/
芬園寶藏寺依據各方文獻記載,初創於清康熙十一年(西元一六七二年),原為供奉觀音菩薩之小寺,位為芬園鄉進芬村彰南路三段一三五巷一○○號之現址。康熙二十七年(西元一六八八年)又增建前殿,斯時廟貌已趨雛形。傳說中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二三年)芬園地區曾有瘟疫傳染,斯時適逢鹿港天后宮媽祖繞境經過寶藏寺,曾暫住本寺為民治病,故使瘟疫之民困抒解。清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三年),地方士紳許爕光,倡議重建前殿並且捐地,依據日治時期之寺廟台帳所登記寶藏寺內聖母祠之所有財產(土地 部),計有芬園庄地番三二九及三二九之一號等兩筆土地,故依據台灣省寺廟登記之寶藏寺寺廟登記表內,亦明載芬園段三二九及三二九之一號之土地所有權為聖母祠寶藏寺(所有權狀字號為登字第四五九及三二九號)所有,計費銀一千三百六十五元,聖母祠於斯時增設於寶藏寺內。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call+886 4 9252 2836
地圖位置

彰化縣芬園鄉進芬村1鄰彰南路三段135巷100號 directions_car行車規劃

交通方式
搭車:
搭火車、客運到達員林、彰化,轉客運抵達芬園,時間、班次請電話洽詢
台鐵台北站:02-23110121,高雄站:07-2352376
員林客運:04-8320320,彰化客運:04-7224603

開車:
北部:
1.中山高(國道1)下王田交流道→台14丙→台14→芬園
2.中山高(國道1)下台中交流道→台74→台14→芬園

南部:
1.中山高(國道1)下員林交流道→148縣道東行至→台14丁→台14→芬園
2.南二高(國道3)下草屯交流道→芬園
廟宇介紹
寶藏寺歷經乾隆、嘉慶,長期的歲月風霜之後,又逢地震天災的破壞,棟宇傾圯楹桷朽壞,所有供奉觀音佛祖天上聖母神像座位,僅避風雨。因此在道光二十八年(西元一八四八年)由稟生唐憲榮、首事江成春、張成業、林媽愿、張永葯、張永勇等人倡議重修,至道光三十年(西元一八五○年)歲末完成。光緒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五年)地方士紳倡修寶藏寺,使廟貌更為華麗。光緒十五年(西元一八八九年),張赤金再倡議增設義民祠,奉祀李洋等四十九位義民於寺內之右二廂房。民國二年(西元一九一三年)張春波勸捐二千餘元,再予整修,一改舊觀,奠定了今日廟宇之雛形。民國五十二年(西元一九六三年)地方士紳彰化縣議員張龍池倡捐,於後殿增建玉皇大帝殿,且因寺廟年久失修,乃倡議成立重建委員會,以郭溫泉為總理,並於民國六十年(西元一九七一年)重修完成。

芬園寶藏寺原為三開間,兩進兩廊雙護龍的寺廟建築,前殿三川為斷簷升箭口的形式,意義非凡,屋脊脊飾精美且特別高大,與一般寺廟迥異,三川殿上的龍虎堵,以泥塑為材手藝高超,寺內大木結構及細木雕刻,其紋路及雕鑿手法,頗具粵派匠師之細緻風格,值得深入欣賞和研究。

民國七十四年(西元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奉內政部七四台內民字第三五七二七二號,公告為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民國八十四年(西元一九九五年),由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余慶豐及執事委員監事,爭取政府經費補助大肆整修,除將原有之院落重新翻修之外,並擴建廟前之景觀,增建鐘鼓樓及戲台,並將原位於後殿之觀音寺,改奉於正殿,並將天上聖母移駕於後殿之聖母祠,同時於聖母祠左側配祀地藏王菩薩,右側配祀註生娘娘,後殿之左前廂奉祀太歲星君,後殿二樓正祀玉皇大帝,左祀文昌閣、右祀關聖閣,且將原設於右二廂房之「義民祠」,獨立建祠供奉於廟之右側,座落於彰化縣芬園鄉芬園段三二九—一地號上,永久奉祀。寺內整體建設煥然一新,寺外美化花木扶疏,配合廟後山坡上之休憩公園,前呼後應一氣呵成,蔚為生氣盎然之嶄新風貌,亦為宗教旅遊的觀光聖地。
建築特色
寶藏寺又稱聖母祠,為芬園鄉最早建立之寺廟,位於本鄉進芬村彰南路三段一三五巷一00號,廟宇建築面積一百五十坪,奉祀主神為媽祖,與彰化鹿港龍山寺;南投市碧山巖、田中鎮清水巖、花壇鄉虎山巖齊名,俗稱三巖二寺。目前本寺成立有管理委員會組織。
 清朝乾隆年間,本地初闢,疾病迭起,先民奉媽祖及觀音香火來本地,每當疫癘,信徒問神旨意,媽祖都有所指示,庇佑鄉民。居民乃覺媽祖神力不可思議,乃議雕塑神像、建廟奉祀。因廟宇之後有山拱衛,山上泉水可觀,訪若寶山,本寺得其地理精華,不啻得其藏,且同時供奉有觀音菩薩,有僧人住持,乃取名「寶藏寺」。據民間傳說乾隆年間,嘉慶太子微服出遊台灣,曾遭土匪追殺,而投寺掛單,並親筆御賜「寶山第一」之匾一方,懸於正殿為鎮寺之寶。
 前主任委員余慶豐,以其服務地方多年經驗及人際關係,一面爭取本寺列為國家古蹟,並配合鄉公所規劃寶藏寺觀光遊憩區,另向內政部申請修護經費、申請列為古蹟。案經內政部核准,正式列為國家第三級古蹟;並撥經費規劃修護。
 修護後之寶藏寺,將包含玉皇大帝廟在內,且因廟宇空間增加,決定將正殿改奉觀音菩薩為主神,後殿以天上聖母媽祖為主神,後殿二樓供奉玉皇大帝。工程業於民國八十四年四月十日動土開工,民國八十六年正月八日上樑。
這些資訊對我有幫助
thumb_up thumb_down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info資料及圖片取自宮廟提供及Google資訊。
載入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