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簡介
• 主祀神祇: 三府千歲
• 宗教類型: 道教
• 組織方式: 管理人(住持)制
•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ingWangGong/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call+886 6 266 5445
地圖位置

臺南市仁德區仁德區二行里行大街2號 directions_car行車規劃

這些資訊對我有幫助
thumb_up thumb_down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4.2
starstarstarstarstar
71 則評論
Cyrus Guo
starstarstarstarstar6 年前
二層行溪,為昔時台鳳二邑交界,清王宮原稱清王廟,創設於前清朝嘉慶三年系清朝文官董泳所倡建。本廟屬祀之千歲爺,相傳係明末鄭延平郡王領台之部屬,昔時溪北設有兩層營於此,該軍屬有宋姓二層營,中並有文官進士楊大陣者,不幸亡故而葬於此地,後人念其有功,常至墓前瞻拜,逐漸威靈顯赫,為莊民所共仰。至嘉慶三年清官董泳仍隨民崇信而倡議建廟,民間善士一致擁戴,逐鳩資三千元興建廟宇迄今,已經有兩百餘年,期間屢壞屢修,日據時期管理人吳賜、楊邦等發起修建一次,廟貌煥然一新,神威更是顯赫一時。據一些人士前輩云云,當時廟前庭院並不是很高,但在大的水氾也淹不過廟階,水只能在廟階水平面上徘徊,始終無法再越雷池半步,足見當時其威猛之一般,至今猶為境民所津津樂道。
楊明照
starstarstarstarstar2 年前
清王宮位於台南市最南端仁德區二行里(舊稱二層行),雖為小村莊,卻蘊藏珍貴台灣歷史,二層行為荷據時期漢人開墾據點,鄭氏時期,鄭成功在台南赤嵌設東都明京,於二層行設置萬年縣治,建衙署,民國97年12月14日原台南縣政府於清王宮廣場設置「古萬年縣治紀念碑」。 清王宮前臨二層行溪,荷據時期稱「清水溪」,明清以後稱「二贊行溪」,咸豐、同治年間稱為「二層行溪」,民國49年台灣省政府改稱「二仁溪」,二層行橋位於清王宮廟前;康熙59年(西元1720年)陳文達《台灣縣志》記載「二層行橋在文賢里,春秋之間,架竹為橋,上覆以土,可通馬車,夏秋水漲,以小舟渡人。橋原係鳳山縣界」。日治時期開闢縱貫鐵路,於大正10年(西元1921年)在二層行溪新建水泥橋,此橋訖今依舊存在。 清王宮創建於嘉慶3年(西元1789年),廟址附近原為鄭氏時期萬年縣、州治遺址,也是萬年縣、州之行政中心,其地位僅次於東都明京和承天府。鄭氏時期萬年縣、州之協防將領因公殉職後葬於二層行東北邊,後人為感念其功,常至墓前瞻拜,逐漸威靈顯赫,為庄民所共仰。駐守二層行北邊之鹽水埔汛外委(位階如今之警察機關分駐所所長)董詠有感於神威,乃倡議建廟,獲地方耆老和信眾贊同與相助,乃鳩資興建。 廟成後,為紀念開台聖王及對萬年縣、州具有貢獻者,以延平王朱(鄭)成功為朱府千歲(大千歲);以萬年州首任知府謝岩為謝府千歲(二千歲);以因公殉職協防將領為清府千歲(三千歲),合稱「三府千歲」。當時為防止有反清復明之嫌,將廟名訂為「清王廟」,主祀「清府千歲」。
家揚陳
starstarstarstarstar2 年前
香火鼎盛~神威靈感 當地的境主廟宇
藍引添
starstarstarstarstar4 年前
典型的廟,古色古香的建築,莊嚴氣派。
yi-jane Wu
starstarstarstarstar8 年前
每年過年必到行程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僅為參考,請依官方公告時間為主
星期一   05:00 – 22:00
星期二   05:00 – 22:00
星期三   05:00 – 22:00
星期四   05:00 – 22:00
星期五   05:00 – 22:00
星期六   05:00 – 22:00
星期日   05:00 – 22:00
FB粉絲專頁
info資料及圖片取自宮廟提供及Google資訊。
載入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