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毅後天后宮
廟宇簡介
| • 主祀神祇: | 天上聖母 |
|---|---|
| • 宗教類型: | 道教 |
| • 組織方式: | 管理委員會制 |
聯繫廟宇
| • 聯繫電話: |
|---|
地圖位置
臺南市柳營區果毅里8鄰果毅後95-1號
廟宇介紹
1. 創建於明鄭(1661年)。
2. 清却治11年(1872年)重修。
3. 民國44年(1955年)重建。
4. 民國85年(1996年)重建。
5. 今由管理委員會聘請專人駐孚。
2. 清却治11年(1872年)重修。
3. 民國44年(1955年)重建。
4. 民國85年(1996年)重建。
5. 今由管理委員會聘請專人駐孚。
參拜流程
一樓天后宮天上聖母及左右祀註生娘娘及福德正神 二樓卂拜天公及三官大帝、李老君及孔子
建築特色
一二樓宮殿式建築,石險、木險均由福建之師傅完戎,剪黏翹角由本省之專家手工製作。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柳營果毅天后宮
考試前拜拜必過
超靈驗的媽祖娘
下列為網路資訊
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明鄭時期 (文史工作者田野調查,2011年5月)
民國44年 ( 1955 ) (廟碑記載)
民國45年 ( 1956 ) (《柳營鄉志》)
建立沿革:
果毅後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據廟碑記載創建於明鄭時期,清同治11年(1872)曾重修,戰後,民國44年(1955)重建(《柳營鄉志》記載為民國45年),今廟為民國85年(1996)重建。
以前船隻可以從這邊直通大海,,是重要貿易港口,所以出現媽祖廟。
果毅後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是地方居民的信仰中心之一。據廟碑記載創建於明鄭時期,清同治11年(1872)曾重修,戰後,民國44年(1955)重建(《柳營鄉志》記載為民國45年),今廟為民國85年(1996)重建。
柳營果毅後是明鄭屯墾的重鎮,據天宮后沿革中所提,延平郡王鄭成功的參軍陳永華率其精銳部隊以及家眷久駐在當地,鄭成功巡視防務時蒞臨,以山水殊勝、鍾靈毓秀,乃親擲靈劍點地建廟,命名為天后宮,主祀聖母金尊,並安奉八卦天公爐鎮宮。
清初,當地設果毅後堡,地方繁榮,人文薈萃,為嘉南平原商業中心,根據史料,天后宮在清朝康熙年間曾有建廟的記事,在清同治元年發生大震災,廟宇頹傾,村中志士募資修建,讓廟貌得以煥然一新;日據時代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天后宮遭拆毀,民國44年間地方發起重建,天后宮歷經5度重建、修建,始終香火鼎盛。
40多年後又有擴建之議,擴充天后宮規模和增建凌宵寶殿,獲得庄民認同,並成立首屆管理委員會,推動建廟事宜,推舉工作幹部勸募基金,在民國84年媽祖聖誕千秋時奠基,歷經2年施工順利,圓滿達成任務。每到媽祖壽誕,安排布袋戲等來酬神還願,或安排卡拉OK歌唱比賽等,為神明祝壽,相當熱鬧。
歷史悠久天后宮
村子內信仰中心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