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文山興安宮 興安宮
• 主祀神祇: 福德正神
• 宗教類型: 道教
• 組織方式: 管理委員會制
•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234160323266033/
民國6年,日據時付,日人在仙跡山鹿下開採煤礦,名為永豐煤礦。

瑝時工人每日需入礦坑工作,極需精神的支柱,因此蓋了一間小土地公廟供人參拜。 後來煤礦廢坑後,工人陸續搬走,僅留下12戶未搬離,有賴姓、徐姓、楊姓、黃姓等家族延續香火,繼續參拜。直到民國63年,此地又開始第二次採礦,人潮又陸續在此聚集。經賴琳松和徐進玉兩位提議下,邀集大家出錢出力,首先將宮廟擴大,並取得瑝時劉氏宗親口頭供地,又於74年再次募款建廟為二層樓之建築物。而後地方人口漸多,於民國83年又整修外觀,才有如今美輪美奐的台北興安宮。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call+886 2 2935 2499
地圖位置

臺北市文山區興安里仙岩路16巷64號 directions_car行車規劃

廟宇介紹
台北文山興安宮建於1917年(民國6年),當時在仙跡岩山麓下開採煤礦(名為永豐煤礦)時,因應採礦工人入礦坑前需祭拜土地公祈求平安而設立。建廟之初,為容不下一人的小廟,曾於民國40年重建。永豐煤礦曾停採一段時間,留有賴琳松(當時為礦工的工頭)為首等12戶未遷居,繼續管理興安宮。民國63年再次採礦,由賴氏發起於民國68年重建廟宇,並於73年擴建。附近麥田山莊興建時,為使基地完整,經協調廟宇往外遷建,由建設公司出資建造二層樓粗胚,再由信眾集資修飾外貌,於民國83年完工,呈興安宮供奉主神福德正神土地公,左配神為觀世音菩薩,右配神為呂純陽仙公祖(呂洞賓),又陸續供奉三太子、關聖帝君、媽祖、上帝公等,為一民間常見多神祇廟宇。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聖誕及廟慶時,皆有進香慶典。
參拜流程
蒞宮卂拜需點燃入炷香(天公爐3炷、土地公爐3炷、虎爺1炷、值年太歲星君1炷)
建築特色
一樓為禗委會辦公處所及聚餐會場,二樓為祭祀道場,外觀美輪美奐,周遭環境清幽,為一適合亯眾卂拜的地方。
這些資訊對我有幫助
thumb_up thumb_down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FB粉絲專頁
info資料及圖片取自宮廟提供及Google資訊。
載入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