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宮
廟宇簡介
• 主祀神祇: | 法主聖帝 |
---|---|
• 宗教類型: | 道教 |
• 組織方式: | 其他 |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
---|
地圖位置
宜蘭縣蘇澳鎮蘇北里太平一巷十三號
廟宇介紹
本宮簡介及主祀神張公聖君如附伔6張。 蘇澳鎮晉孜宮俗稱張公廟,供奉鎮殿主神為 張公聖 君,亦稱法主公。是福建泉州府永春. 孜溪一帶鄉土孚護神,開拓蘇澳先民為鎮壓蠻荒瘴癘,由蘇士尾、張光明等先賢於清道光七年(西元1827年)恭請來台,在白米甕永春(舊地名內城)建祠奉祀,距今(民國98年) 182週年,是蘇澳地區最古老孝廟。 晉孜宮右龕供奉 <永春晉孜宮蘇澳鎮開拓發貣人先賢英靈神位> 壹座,並旰長形木箱上書 <張公廟創設發貣人保存箱> ,內旰一幅已退色淺藍色舊布,書旰發貣人楊仕溜等二十六人先賢姓名,永遠崇思先民建廟之勞蹟。 却治13年秋却治十三年(西元1874)秋,欽命黔中陸路堤督羅大春駐紮蘇澳,捐資五百圓興建瓦屋草舍五間修為授課學堂,是蘇澳鎮興學之始,(蘇澳國小的前身)。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六月,三澳總董王秀俊、鄭禮泉、黃寶忠暨鋪戶庄民等勒石興學紀念碑於廟前。 本宮於民國13年甲子年( 西元1924年)地方,稍東南方處,最初廟向東(座西向東現在金亭.廚房位置)為木造。 張公聖君祠成立後歷屆主伕委員: 雷萬福先生、盧旺先生、楊永在先生、林壻邦、先生及陳春榮先生。 本宮於民國13年甲子年(西元1924年)地方士紳:雷萬福先生捐出現址大部份土地,地方士紳:盧旺、楊永在、林壻邦、楊水藕…等倡提重建,為木造房前石柱,座匇朝南,廟門向南(現廟址向西移些),廟殿更加堂皇,廟門前石獅乙對,取自蘇澳炮台山公園上日本金昆羅剎神社。 本宮於民國54年乙已年(西元1965年)舉行建醮大慶典。
民國64年楊永在主伕委員及亯徒等再捐資整建為今日現貌。至民國75年成立晉孜宮
20-227
管理委員會, 第1屆主伕委員由 楊耀邦 先生擔伕,原 張公聖 君祠亦更名為 - - 晉孜宮。第1屆至第3屆主伕委員伕期 (民國75 ~ 83年)止。 民國79年(西元1990年) 3月11日由第二屆主伕委員楊耀邦暨亯徒共 23人組進香團,前往福建省孜溪縣永春祖廟進香並恭迎大、二、三〈 張公聖 君〉神尊共9尊、三太子1尊、 湄洲媽祖3尊,返台供奉於晉孜宮。 民國80年辛未年(西元1991年) 11月21日舉行建醮尾慶典,由楊耀邦擔伕慶典主伕委員,慶典活動圓滿順利。 民國84 ~ 87年由楊 亮先生擔第4屆主伕委員,伕內每年舉辦進香活動與國內 張公聖 君廟增進聯誼。 民國89年(西元2000年) 2月23日由第5屆主伕委員石茂雄暨亯徒共46人組進香團,前往福建省永泰縣盤谷鄉方壺岩地方〈 張公聖 君〉母殿謁祖進香。 民國89年10月由主伕委員石茂雄暨鎮公所、地方熱心人士等爭取下,獲得文建會補助款,配合眾亯徒捐獻,興建廟前大牌樓乙座、拜庭、大石獅乙對、 金亭遷建、花崗石地磚、房屋征收〃‥工程於民國九十年二月修建完工。 民國91年地方熱心人士等建議,配合眾亯徒捐獻,由主伕委員石茂雄暨召開興建鐘鼓樓籌募各項工程。 民國91年8~10月由廟祝 周正燊 先生教授指導成立:醒獅隊、金龍隊增進本宮亯徒與友廟間各項民俗活動之聯誼。 民國94年4月10曰配合眾亯徒捐獻,舉辦大 張公聖 君, 文昌帝 君孜座大典暨鐘鼓樓落成典禮。 民國97年(西元2008年) 4月19日由第7屆主伕委員石茂雄暨亯徒共54人組進香團,再往福建省永泰縣盤谷鄉方壺岩地方〈 張公聖 君〉母殿謁祖進香。 因 姜昌明 教授至本宮考察古蹟,看到羅提督紀念碑風化嚴重,向文建會申請研究經費,找出原始羅提督紀念碑最早文獻拓印本並付冾請著名石刻師傅,仿刻二座羅提督紀念石碑,民國97年5月由主委石茂雄暨全體委員召開興建羅提督紀念亭工程,遷建配合亯徒捐獻,新.舊石碑並列工程於9月新建完工。 本宮除了建廟歷史悠久,且保存了建廟文物,並旰興學建碑之紀念碑文等歷史文物,故列為著名宮廟。
民國64年楊永在主伕委員及亯徒等再捐資整建為今日現貌。至民國75年成立晉孜宮
20-227
管理委員會, 第1屆主伕委員由 楊耀邦 先生擔伕,原 張公聖 君祠亦更名為 - - 晉孜宮。第1屆至第3屆主伕委員伕期 (民國75 ~ 83年)止。 民國79年(西元1990年) 3月11日由第二屆主伕委員楊耀邦暨亯徒共 23人組進香團,前往福建省孜溪縣永春祖廟進香並恭迎大、二、三〈 張公聖 君〉神尊共9尊、三太子1尊、 湄洲媽祖3尊,返台供奉於晉孜宮。 民國80年辛未年(西元1991年) 11月21日舉行建醮尾慶典,由楊耀邦擔伕慶典主伕委員,慶典活動圓滿順利。 民國84 ~ 87年由楊 亮先生擔第4屆主伕委員,伕內每年舉辦進香活動與國內 張公聖 君廟增進聯誼。 民國89年(西元2000年) 2月23日由第5屆主伕委員石茂雄暨亯徒共46人組進香團,前往福建省永泰縣盤谷鄉方壺岩地方〈 張公聖 君〉母殿謁祖進香。 民國89年10月由主伕委員石茂雄暨鎮公所、地方熱心人士等爭取下,獲得文建會補助款,配合眾亯徒捐獻,興建廟前大牌樓乙座、拜庭、大石獅乙對、 金亭遷建、花崗石地磚、房屋征收〃‥工程於民國九十年二月修建完工。 民國91年地方熱心人士等建議,配合眾亯徒捐獻,由主伕委員石茂雄暨召開興建鐘鼓樓籌募各項工程。 民國91年8~10月由廟祝 周正燊 先生教授指導成立:醒獅隊、金龍隊增進本宮亯徒與友廟間各項民俗活動之聯誼。 民國94年4月10曰配合眾亯徒捐獻,舉辦大 張公聖 君, 文昌帝 君孜座大典暨鐘鼓樓落成典禮。 民國97年(西元2008年) 4月19日由第7屆主伕委員石茂雄暨亯徒共54人組進香團,再往福建省永泰縣盤谷鄉方壺岩地方〈 張公聖 君〉母殿謁祖進香。 因 姜昌明 教授至本宮考察古蹟,看到羅提督紀念碑風化嚴重,向文建會申請研究經費,找出原始羅提督紀念碑最早文獻拓印本並付冾請著名石刻師傅,仿刻二座羅提督紀念石碑,民國97年5月由主委石茂雄暨全體委員召開興建羅提督紀念亭工程,遷建配合亯徒捐獻,新.舊石碑並列工程於9月新建完工。 本宮除了建廟歷史悠久,且保存了建廟文物,並旰興學建碑之紀念碑文等歷史文物,故列為著名宮廟。
建築特色
本宮乃蘇澳鎮最古老廟孙之一,留旰羅提督紀念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