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仁海宮
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 中壢仁海宮、新街廟 |
---|---|
• 主祀神祇: | 天上聖母 |
• 宗教類型: | 道教 |
• 組織方式: | 董事會制 |
• 官方網站: | http://www.renhai.org.tw/ |
• FB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RenHaiTempleCLI |
仁海宮創建於清道光6年(西元1826年),當時中壢街景繁榮 ,人口也漸次增多的情況下,為使居民有一個慰藉心靈的精神寄託,於是邀集中壢之十三大庄的士紳商討建廟,最初奉祀觀世音菩薩,後來有鑑於旅客賈商往來頻繁,清道光8年(文政11年,西元1828年)自北港朝天宮分靈媽祖與觀音佛祖合祀,1867年將媽祖改為鎮殿主神,以保祐商旅平安,香火綿延興盛。
同治九年(西元1870年),由於初期廟宇建構簡陋,不堪風吹雨蝕,所以居民倡議重建,同治十年完工,同時正式定名為「仁海宮」,並立有「海國長春」匾額,迄今已五度重修,為三殿式廟宇。由於香火綿延不絕,長久以來,新街廟已成為當地居民重要信仰中心。
仁海宮的建築裝飾多元豐富,匾額對聯,石柱木雕,是中壢市最古老的廟宇,巍巍仁海宮,廟立新街,香煙繚繞,靄靄媽祖婆,靈分北港,蘭蕙芬芳,仁海宮位於新街,所以大家又稱它為「新街廟」,並於西元2009年起陸續搭建牌樓及汽、機車停車場,是中壢市區的地景指標。
仁海宮主祀天上聖母(中壢媽),又稱為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媽祖婆。所以,仁海宮即親愛、慈愛眾生的好所在。
同治九年(西元1870年),由於初期廟宇建構簡陋,不堪風吹雨蝕,所以居民倡議重建,同治十年完工,同時正式定名為「仁海宮」,並立有「海國長春」匾額,迄今已五度重修,為三殿式廟宇。由於香火綿延不絕,長久以來,新街廟已成為當地居民重要信仰中心。
仁海宮的建築裝飾多元豐富,匾額對聯,石柱木雕,是中壢市最古老的廟宇,巍巍仁海宮,廟立新街,香煙繚繞,靄靄媽祖婆,靈分北港,蘭蕙芬芳,仁海宮位於新街,所以大家又稱它為「新街廟」,並於西元2009年起陸續搭建牌樓及汽、機車停車場,是中壢市區的地景指標。
仁海宮主祀天上聖母(中壢媽),又稱為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媽祖婆。所以,仁海宮即親愛、慈愛眾生的好所在。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
---|
地圖位置
桃園市中壢區新街里延平路198號
交通方式
搭公車怎麼走?
由桃園或中壢搭乘桃園客運桃園到中壢1路的公車,天晟醫院下車後,沿延平路往市區方向步行一分鐘。
從國道怎麼走?
位於省道台一線延平路往中壢市區方向
中山高中壢交流道下-->民族路-->中正路-->大同路-->延平路
或由內壢交流道下-->中園路-->中華路-->延平路
停車資訊:
※仁海宮香客汽車停車場 (出入口在新街國小旁):每半小時15元
◎仁海宮遮雨棚機車停車場 (出入口在汽車停車場斜對面):每24小時20元
縣道110甲線/台1線旁
由桃園或中壢搭乘桃園客運桃園到中壢1路的公車,天晟醫院下車後,沿延平路往市區方向步行一分鐘。
從國道怎麼走?
位於省道台一線延平路往中壢市區方向
中山高中壢交流道下-->民族路-->中正路-->大同路-->延平路
或由內壢交流道下-->中園路-->中華路-->延平路
停車資訊:
※仁海宮香客汽車停車場 (出入口在新街國小旁):每半小時15元
◎仁海宮遮雨棚機車停車場 (出入口在汽車停車場斜對面):每24小時20元
縣道110甲線/台1線旁
廟宇介紹
仁海宮創建於清道光6年(西元1826年),當時中壢街景繁榮 ,人口也漸次增多的情況下,為使居民有一個慰藉心靈的精神寄託,於是邀集中壢之十三大庄的士紳商討建廟,最初奉祀觀世音菩薩,後來有鑑於旅客賈商往來頻繁,清道光8年(文政11年,西元1828年)自北港朝天宮分靈媽祖與觀音佛祖合祀,1867年將媽祖改為鎮殿主神,以保祐商旅平安,香火綿延興盛。
同治九年(西元1870年),由於初期廟宇建構簡陋,不堪風吹雨蝕,所以居民倡議重建,同治十年完工,同時正式定名為「仁海宮」,並立有「海國長春」匾額。
日入據台之初,日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領軍行至此地,因病無法行事,遂缷本宮廟門門板為其臥舖,然獲神靈庇祐病癒。日人為紀念其神蹟,乃將本宮二片門板運回日本孜置於靖國神社,永作珍物保存,復於本宮前廣場左側立碑紀念,該碑日後毀損於民眾。
西元1926(民國十五年)再次整修。光復後工商法達,鑒於宮貌陳舊,廟孙狹隘,經眾亯士決議擴建,自西元1961(民國五十年)動工,歷十六載,於西元1967(民國五十六年)迺功告戎。至西元1993(民國八十二年)再次擴建第三殿,於西元1997(民國八十六年)完竣現今宮貌。 本宮採傳統閩南式建築,以四進三院為建築群,座向偏南,歷史悠久,宮貌古色古香,極具文化藝術之價值,歷經數次整建,宮貌巍峨壯觀,場地寬敞,廟內雕樑畫棟,結合宗教亯仰、人文藝術、傳統建築之美,完整呈現建築藝術之美。
迄今已五度重修,為三殿式廟宇。由於香火綿延不絕,長久以來,新街廟已成為當地居民重要信仰中心。
仁海宮的建築裝飾多元豐富,匾額對聯,石柱木雕,是中壢市最古老的廟宇,巍巍仁海宮,廟立新街,香煙繚繞,靄靄媽祖婆,靈分北港,蘭蕙芬芳,仁海宮位於新街,所以大家又稱它為「新街廟」,並於西元2009年起陸續搭建牌樓及汽、機車停車場,是中壢市區的地景指標。
仁海宮主祀天上聖母(中壢媽),又稱為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媽祖婆。所以,仁海宮即親愛、慈愛眾生的好所在。
同治九年(西元1870年),由於初期廟宇建構簡陋,不堪風吹雨蝕,所以居民倡議重建,同治十年完工,同時正式定名為「仁海宮」,並立有「海國長春」匾額。
日入據台之初,日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領軍行至此地,因病無法行事,遂缷本宮廟門門板為其臥舖,然獲神靈庇祐病癒。日人為紀念其神蹟,乃將本宮二片門板運回日本孜置於靖國神社,永作珍物保存,復於本宮前廣場左側立碑紀念,該碑日後毀損於民眾。
西元1926(民國十五年)再次整修。光復後工商法達,鑒於宮貌陳舊,廟孙狹隘,經眾亯士決議擴建,自西元1961(民國五十年)動工,歷十六載,於西元1967(民國五十六年)迺功告戎。至西元1993(民國八十二年)再次擴建第三殿,於西元1997(民國八十六年)完竣現今宮貌。 本宮採傳統閩南式建築,以四進三院為建築群,座向偏南,歷史悠久,宮貌古色古香,極具文化藝術之價值,歷經數次整建,宮貌巍峨壯觀,場地寬敞,廟內雕樑畫棟,結合宗教亯仰、人文藝術、傳統建築之美,完整呈現建築藝術之美。
迄今已五度重修,為三殿式廟宇。由於香火綿延不絕,長久以來,新街廟已成為當地居民重要信仰中心。
仁海宮的建築裝飾多元豐富,匾額對聯,石柱木雕,是中壢市最古老的廟宇,巍巍仁海宮,廟立新街,香煙繚繞,靄靄媽祖婆,靈分北港,蘭蕙芬芳,仁海宮位於新街,所以大家又稱它為「新街廟」,並於西元2009年起陸續搭建牌樓及汽、機車停車場,是中壢市區的地景指標。
仁海宮主祀天上聖母(中壢媽),又稱為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媽祖婆。所以,仁海宮即親愛、慈愛眾生的好所在。
參拜流程
依道教傳統參拜流程
建築特色
仁海宮採傳統閩南建築,以四進三院為建築群,前為拜亭,兼建南北二廂,其建築特色為: 一.保有清代建築風格 二.保有日據時期傳統石雕 三.擁有古木雕神桌及木匾 四.保存古交趾陶及陶瓷 五.有傳統閩南建築剪粘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信眾多,香火鼎盛,廟內有許多電子自動化式的設備與服務,如:電子求籤機、週邊販賣機和數位功德箱…等,非常創新,來參拜體驗一下科技與信仰的結合也很是有趣。
對面廟埕廣場兩側也有許多地方特色美食,很值得走訪的景點~
仁海宮新街廟 主祀天上聖母為中壢地區信仰中心,稱中壢媽。乙巳年初二賴總統團拜發放新年红包,人潮众多,並赠匾額(覃恩廣溥)。一樓祀天上聖母,三官大帝,註生娘娘。二樓前殿祀關聖帝君,神農大帝,文昌帝君,後殿太歲星君,財神爺,月下老人。三樓祀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有專用停車場,廟前廣場。交通方便,香火鼎盛,信徒滿天下。
1.首次仁海宮結緣,好像也是借廁所後,無意間發現到
2.進入廟內感受非常祥和
3.自己不知道為什麼只要有路過,就會想進入點上清香與眾神明懺悔請安。
4.媽祖文化在台灣是全國性的宗教盛事,在仁海宮毅然如此。
5.廟的所在位置非常獨特,是在中壢區延平路馬路邊,進入之後,真的感覺上十分祥和,媽祖尊容會微笑,其祂眾神明尊容也是慈悲。
6.廟內有很多文創聖物,看上去十分精緻。
7.仁海宮服務志工們很和善,有善心與耐心,給我個人感受有親和力,
真的很驚豔耶!
故宮有和廟方合作數位媒體展
每項作品都非常值得一看
廟宇環境非常的乾凈
點燈的櫃台是以抽號碼牌的方式(共有24個櫃台)井然有序
慶祝建廟200周年的乞龜接近完成,古物的保存專業與完善。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僅為參考,請依官方公告時間為主
星期一 05:00 – 21:00
星期二 05:00 – 21:00
星期三 05:00 – 21:00
星期四 05:00 – 21:00
星期五 05:00 – 21:00
星期六 05:00 – 21:00
星期日 05:00 – 21:00
FB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