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姓廟
廟宇簡介
| • 主祀神祇: | 開台聖王 |
|---|---|
| • 宗教類型: | 道教 |
| • 組織方式: | 管理委員會制 |
聯繫廟宇
| • 聯繫電話: |
|---|
地圖位置
臺中市中區民族路121巷10號
廟宇介紹
鄭成功生於公元一六二四年八月二十七日 民族英雄鄭成功懍於民族大義,不屈於大清利誘脅迫,更不願大漢後裔淪落異族統治,故遙擁桂王於閩廈,承封延平郡王,御賜國姓。
一、民國34年10月,本市市民王錦本先生,有感民族英雄鄭成功逐胡復台,豐功偉業,自資搭建草茅一棟,奉祀鄭成功遺像,屆以發揚延平郡王愛國精神。
二、民國39年2月市長林金標先生幫忙,撥出公有土地數拾坪,供興建廟祀之用,並推舉地方士紳莊仁義先生等六位先生為籌建委員,王錦本先生為管理人、出資岀力,乃於民國40年10月竣工,本廟建築結構,莊嚴小巧,並奉祭延平郡王鄭成功金像,供善男女祭拜。
三、民國六十五年,當時大墩里里長紀文炳為維護本市唯一國姓廟香火延續,乃於該年11月組成籌備會。民國六十六年一月,奉準成立台中市國姓廟管理委員會,任首屆主任委員,鄭萬成先生為總幹事,從此廟務管理日臻完善。
四、民國七十一年春季區長核月恩有感於聖王應列秋之精神祭典應改為市祭由市長為主祭官市內各首長為陪祭官以古制三獻禮儀式舉行簡單隆重方式辦理。本廟祭典於農曆正月十六日舉行大祭典由本廟管理委員及當值爐主會同辦理。
五、民國八十年,陳敏能主委與全台灣各地祭祀鄭成功廟宇之主持人,在台南大灣國聖宮,首創全國奉祀開台聖王廟宇聯合總會,從此本廟與台灣各地祭祀鄭國姓廟宇,共同為發揚一開台聖王鄭成功,忠肝義膽的愛國精神而努力。
六、民國九十四年主伕委員暨委員、監察委員有感廟宇樑柱腐朽遇水漏水,於第八屆第二次委員會議中提出整修的建議案,並籌資七十萬元經費整修,於九十四年十一月三十日舉行整修完工祭典。
一、民國34年10月,本市市民王錦本先生,有感民族英雄鄭成功逐胡復台,豐功偉業,自資搭建草茅一棟,奉祀鄭成功遺像,屆以發揚延平郡王愛國精神。
二、民國39年2月市長林金標先生幫忙,撥出公有土地數拾坪,供興建廟祀之用,並推舉地方士紳莊仁義先生等六位先生為籌建委員,王錦本先生為管理人、出資岀力,乃於民國40年10月竣工,本廟建築結構,莊嚴小巧,並奉祭延平郡王鄭成功金像,供善男女祭拜。
三、民國六十五年,當時大墩里里長紀文炳為維護本市唯一國姓廟香火延續,乃於該年11月組成籌備會。民國六十六年一月,奉準成立台中市國姓廟管理委員會,任首屆主任委員,鄭萬成先生為總幹事,從此廟務管理日臻完善。
四、民國七十一年春季區長核月恩有感於聖王應列秋之精神祭典應改為市祭由市長為主祭官市內各首長為陪祭官以古制三獻禮儀式舉行簡單隆重方式辦理。本廟祭典於農曆正月十六日舉行大祭典由本廟管理委員及當值爐主會同辦理。
五、民國八十年,陳敏能主委與全台灣各地祭祀鄭成功廟宇之主持人,在台南大灣國聖宮,首創全國奉祀開台聖王廟宇聯合總會,從此本廟與台灣各地祭祀鄭國姓廟宇,共同為發揚一開台聖王鄭成功,忠肝義膽的愛國精神而努力。
六、民國九十四年主伕委員暨委員、監察委員有感廟宇樑柱腐朽遇水漏水,於第八屆第二次委員會議中提出整修的建議案,並籌資七十萬元經費整修,於九十四年十一月三十日舉行整修完工祭典。
建築特色
下樑、瓦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