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忠祠
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 桃園平鎮褒忠祠 義民廟 |
---|---|
• 主祀神祇: | 義民 |
• 宗教類型: | 道教 |
• 組織方式: | 管理人(住持)制 |
• 官方網站: | http://www.i-min-temple.com.tw/ |
• FB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imin4932246/ |
平鎮褒忠祠建於乾隆五十六年(西元1791年),主要供奉新埔枋寮義民廟分香而來的義民爺,稱為義民亭。咸豐七年(西元1857年)由地方人士募資擴建規模,更名為褒忠祠。有別於台灣其他義民廟僅設立牌位,褒忠祠塑有全台第一座義民爺金身。
褒忠祠所供奉主祀神為義民爺,由於義民爺為客家的先賢,對客家人而言更有著特殊感情。褒忠祠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在南桃園地區的宗教信仰中頗具份量,信眾廣達全國,並以平鎮、中壢、楊梅客家人居多,每逢節慶各項慶祝活動,特別是十三大莊的農曆七月義民節慶典均吸引許多遊客到訪攝影。
褒忠祠所供奉主祀神為義民爺,由於義民爺為客家的先賢,對客家人而言更有著特殊感情。褒忠祠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在南桃園地區的宗教信仰中頗具份量,信眾廣達全國,並以平鎮、中壢、楊梅客家人居多,每逢節慶各項慶祝活動,特別是十三大莊的農曆七月義民節慶典均吸引許多遊客到訪攝影。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
---|
地圖位置
桃園市平鎮區義民里14鄰復旦路2段23巷8號
廟宇介紹
平鎮褒忠祠,是位於臺灣桃園市平鎮區義民里的義民廟,與中壢仁海宮共領中壢、平鎮和楊梅十三庄祭祀圈。2001年被選為桃園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林爽文事件後,仕紳宋廷龍倡建義民亭於中壢廣興庄。咸豐七年(1857年)總理宋寶雲重修,增建前堂及兩廊。同治年間,巡撫徐宗幹、劉銘傳分贈「同心報國」、「赴義捐軀」匾。
1949年,鑒於祠宇腐敝,十三庄信眾成立重建委員會,共推陳貴邦為總理,同年農曆八月十一日動工,至1951年農曆七月廿六日落成,耗資新台幣三十二萬餘。今址為平鎮區義民里復旦路二段23巷8號。重修廟宇座西北朝東南,面積計三百零八坪七五,長八丈五尺五寸、闊十三丈。當時主持宋正盛在廟宇左方建立涼亭,兩公尺高的涼亭下設立兩坪大空間的防空洞,由于右任題「忠義亭」。
1973年整修。廟方還收藏陳天乞就地建窯燒製的一百六十八個交趾陶偶。
分靈自褒忠亭義民廟。在義民節前,廟方會去祖廟迎回義民爺令旗。廟內有代表義民爺的神像,1949年重修時再雕一尊作為鎮殿。
早年交通不便,遠地信徒至新竹祭拜義民爺困難,遂發展出各自的義民會系統。中壢、平鎮、楊梅的信徒被劃分成十三大庄,輪流主值中壢仁海宮、平鎮褒忠祠祭祀。如2010年:輪值義民廟的是中壢石頭等七里;新街廟輪值是平鎮的金星等六里。
1958年,平鎮褒忠祠依臺灣省民政廳同年8月20日發布的民用字第一五三九五號代電,將義民節改於農曆七月廿日舉行。在1990年,中壢仁海宮、平鎮褒忠祠分別舉行中元普渡及義民節大拜拜,信徒除舉辦神豬大賽及各式花燈藝閣展覽,並大宴親友,警方估計至少湧進十五萬名食客、花費近五千萬元。後,請客習俗逐漸式微,在2016年平鎮褒忠祠的神豬只剩一隻。
除了義民節,廟方會在春、秋兩季舉行祭典。
信徒會對家中的義民爺令旗定時上香,並在每月農歷初二、十六舉行稱為「奉飯」的儀式,也就是是在晚餐開動之前,先供奉義民爺。宋屋和高雙地區的信徒還會排定日子,挑著五種家常菜餚到平鎮褒忠祠廟埕,謂為「犒軍」,2008年報導時住持宋隆虎表示此活動已明顯式微,年輕族群甚至不知此事。
農曆八月十四日時,平鎮廣隆宮執事人員會來此請神,邀請看次日的平安戲。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林爽文事件後,仕紳宋廷龍倡建義民亭於中壢廣興庄。咸豐七年(1857年)總理宋寶雲重修,增建前堂及兩廊。同治年間,巡撫徐宗幹、劉銘傳分贈「同心報國」、「赴義捐軀」匾。
1949年,鑒於祠宇腐敝,十三庄信眾成立重建委員會,共推陳貴邦為總理,同年農曆八月十一日動工,至1951年農曆七月廿六日落成,耗資新台幣三十二萬餘。今址為平鎮區義民里復旦路二段23巷8號。重修廟宇座西北朝東南,面積計三百零八坪七五,長八丈五尺五寸、闊十三丈。當時主持宋正盛在廟宇左方建立涼亭,兩公尺高的涼亭下設立兩坪大空間的防空洞,由于右任題「忠義亭」。
1973年整修。廟方還收藏陳天乞就地建窯燒製的一百六十八個交趾陶偶。
分靈自褒忠亭義民廟。在義民節前,廟方會去祖廟迎回義民爺令旗。廟內有代表義民爺的神像,1949年重修時再雕一尊作為鎮殿。
早年交通不便,遠地信徒至新竹祭拜義民爺困難,遂發展出各自的義民會系統。中壢、平鎮、楊梅的信徒被劃分成十三大庄,輪流主值中壢仁海宮、平鎮褒忠祠祭祀。如2010年:輪值義民廟的是中壢石頭等七里;新街廟輪值是平鎮的金星等六里。
1958年,平鎮褒忠祠依臺灣省民政廳同年8月20日發布的民用字第一五三九五號代電,將義民節改於農曆七月廿日舉行。在1990年,中壢仁海宮、平鎮褒忠祠分別舉行中元普渡及義民節大拜拜,信徒除舉辦神豬大賽及各式花燈藝閣展覽,並大宴親友,警方估計至少湧進十五萬名食客、花費近五千萬元。後,請客習俗逐漸式微,在2016年平鎮褒忠祠的神豬只剩一隻。
除了義民節,廟方會在春、秋兩季舉行祭典。
信徒會對家中的義民爺令旗定時上香,並在每月農歷初二、十六舉行稱為「奉飯」的儀式,也就是是在晚餐開動之前,先供奉義民爺。宋屋和高雙地區的信徒還會排定日子,挑著五種家常菜餚到平鎮褒忠祠廟埕,謂為「犒軍」,2008年報導時住持宋隆虎表示此活動已明顯式微,年輕族群甚至不知此事。
農曆八月十四日時,平鎮廣隆宮執事人員會來此請神,邀請看次日的平安戲。
參拜流程
拜拜是有順序的,拿2支香,先拜義民爺插第1支香,再拜天公插第2支香。或是要考詴的學子再拿第三支香,拜的順序是義民爺、文昌以師殿、再拜迎神爐。
建築特色
平鎮義民廟建築規模完整,左右兩側有鐘鼓樓(可由二樓進入鼓樓),三川殿左右護室的圓形窗與殿內柱飾,具有中國南方琉璃三山式建築的風格,值得仔細參觀。而在正門上方有民國76年所製的交趾陶,雖然品質不如民國38年所製,但還是保有傳統的風味。
褒忠祠所供奉主祀神義民爺建於清高宗乾隆五十六年(西元1791年)宋屋士紳宋廷龍先生慷慨捐出土地,倡建義民亭於中壢廣興庄,由新埔義民廟分火到中壢廣興庄宋屋。
清咸豐七年(1857),增設前後兩堂至咸豐十年完成,正名「褒忠祠」多稱謂「褒忠義民祠」
民國三十八年,於中壢、平鎮、楊梅十三庄村里仕紳,成立褒忠祠重建委員會,至四十年七月吉日慶祝落成,逾時兩年才重建完成,成為今日所見面寬五間、兩進加兩護龍的大廟,並刻義民爺神像,為地方觀光遊憩勝地。
民國六十一年,邀請十三大庄村里長、地方仕紳研商整修,直至翌年十一月竣工,於六十二年十一月慶成圓醮。
民國七十七再次整修,於民國八十六年與中壢仁海宮聯合福醮。
民國八十年十一月為建廟二百週年慶,由平鎮、中壢、楊梅十三大庄地區眾善信士,連續舉辦為期一百零五天的跨年慶祝活動,其規模之盛大、各項活動之意義,相當深遠難忘,為歷史性有價值的鄉土觀光祭祀活動,由此可印證供奉義民爺的褒忠祠在地方的影響力。到今(2011)總計有220年的歷史,其中並曾多次整建增建,尤其現在的雕樑龍柱,塑龍飛簷的雄偉,聳立巍峨的景觀,可說是平鎮附近的地標,亦整個桃園縣內著名的名勝聖地之一。
褒忠祠所供奉主祀神義民爺建於清高宗乾隆五十六年(西元1791年)宋屋士紳宋廷龍先生慷慨捐出土地,倡建義民亭於中壢廣興庄,由新埔義民廟分火到中壢廣興庄宋屋。
清咸豐七年(1857),增設前後兩堂至咸豐十年完成,正名「褒忠祠」多稱謂「褒忠義民祠」
民國三十八年,於中壢、平鎮、楊梅十三庄村里仕紳,成立褒忠祠重建委員會,至四十年七月吉日慶祝落成,逾時兩年才重建完成,成為今日所見面寬五間、兩進加兩護龍的大廟,並刻義民爺神像,為地方觀光遊憩勝地。
民國六十一年,邀請十三大庄村里長、地方仕紳研商整修,直至翌年十一月竣工,於六十二年十一月慶成圓醮。
民國七十七再次整修,於民國八十六年與中壢仁海宮聯合福醮。
民國八十年十一月為建廟二百週年慶,由平鎮、中壢、楊梅十三大庄地區眾善信士,連續舉辦為期一百零五天的跨年慶祝活動,其規模之盛大、各項活動之意義,相當深遠難忘,為歷史性有價值的鄉土觀光祭祀活動,由此可印證供奉義民爺的褒忠祠在地方的影響力。到今(2011)總計有220年的歷史,其中並曾多次整建增建,尤其現在的雕樑龍柱,塑龍飛簷的雄偉,聳立巍峨的景觀,可說是平鎮附近的地標,亦整個桃園縣內著名的名勝聖地之一。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青塘橋就在離A19桃捷不遠處,步行約12到15分鐘,兒童美術館就在其中,是離市區不遠難得的好去處,在#豆薈趣” 餐廳咖啡Stop&Start ,前有一處觀景台是取景的好地方!
不管在那各縣市那的地區
只要在台灣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感受到充滿藝文、文氣息的地方
這次受邀到桃園平鎮區參加一年一度的客家義民祭活動
現場每個里的里民都有準備不一樣的表演及打扮
都各個有特色
重點大家都非常的熱情
不管是老人或是小孩都非常的歡樂
都被這樣滿滿歡樂氣息給感染了!
下一季的義民祭我還想來參與
義民祭其實是有故事的
這樣的文化活動旨在緬懷客家先烈
發揚褒忠義民精神
義民爺是台灣本土的神明
舉辦義民祭活動希望能讓更多人接觸和了解這段歷史
今年2024年的義民祭主題為「做自己的英雄」
所以這次特地打扮成花木蘭參與活動
聯新醫院對面,客家族群信仰的重要據點,
主祀神為義民爺,亦有供奉其他神明,
廟前有停車場,廟後有涼亭和花園,
義民節慶典時,會有活動和各項祭儀。
平鎮地區熱門的道教信仰中心,廟內有供奉主神 義民爺 金身喔。
義民爺為客家的先賢,是當地香火鼎盛的廟宇,香客遍佈全省各地
參加2024桃園客家義民祭活動
紀念義民爺在戰亂時期保家衛國
具有地方文化色彩及重要意義
以及民族融合文化交流活動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僅為參考,請依官方公告時間為主
星期一 05:00 – 19:00
星期二 05:00 – 19:00
星期三 05:00 – 19:00
星期四 05:00 – 19:00
星期五 05:00 – 19:00
星期六 05:00 – 19:00
星期日 05:00 – 19:00
FB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