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霄仁厝福興宮
• 主祀神祇: 李府千歲
• 宗教類型: 道教
• 組織方式: 管理委員會制
霄仁厝福興宮位於雲林縣麥寮鄉瓦磘村霄仁47號之17[1](麥寮霄仁社區[2]),主祀五府千歲,為該社區的信仰中心,該地區在日本時代地名為「肖仁厝」,據聞早期先民落腳之處,皆風沙飛揚,霧茫茫一片似雲霧繚繞,猶如在雲霄,又為有仁德之處所,故取名為「霄仁」。不過另有一說法,霄仁厝舊名雙厝,乃因當時此地只有兩間房厝在這兒,故以此稱之。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call+886 5 693 2569
地圖位置

雲林縣麥寮鄉瓦磘村霄仁厝47之17號 directions_car行車規劃

廟宇介紹
霄仁厝福興宮由來久遠,住民奉祀本宮主事神祇--李府千歲(李王爺)暨蕭公法主,溯自前清康熙年代,該二神祇護佑先民自福建泉州府遷徙來台,經海豐堡著陸,聚居於昔日虎尾溪下游河床北側一帶,先民墾荒拓地以圖溫飽之餘,惟獨不敢忘卻神祇之恩澤,除平素虔心膜拜外,遇有事情,求諸神祇,皆可逢凶化吉。
  惟天有不測風雲,清光緒廿四年(西元一八九八年)洪水為患,住民無糧維持生計,四方離散,居無定所。歷此浩劫,冥冥之中或神祇顯靈,離散住民先後復返原地,且徙居而來者,與日俱增,膜拜者漸眾,住民安居於此有感二神祇威儀,故集思建廟以利供奉,日治明治四十三年(西元一九一O年)在眾善信共識下,簡就以竹、木、土方砌置而成,並命名為李王爺廟(福興宮之前身)。
  日治昭和七年(西元一九三二年),經信眾商議募資以略具優質之建材重整福興宮,於昭和九年(西元一九三四年)竣工,次年另行迎奉蘇府千歲、徐府千歲二神祇。然本部落地處沿海,終年飽受風砂及鹽害之苦,廟宇建構快速風化,廟貌築年老舊且有塌陷之虞,有鑑於此,熱忱的信眾發起重建福興宮之舉,民國七十三年(西元一九八四年)冬季廟宇正殿竣工,另迎入吳府千歲,與原供奉神祇合稱五府千歲共鎮本宮。民國九十年(西元二OO一年)增建正殿兩側與鐘鼓二樓,為現在之廟貌。

霄仁社區該地區在日本時代地名為「肖仁厝」,據聞早期先民落腳之處,皆風沙飛揚,霧茫茫一片似雲霧繚繞,猶如在雲霄,又為有仁德之處所,故取名為「霄仁」。不過另有一說法:霄仁厝舊名雙厝,乃因當時此地只有兩間房厝在這兒,故以此稱之。

  霄仁厝福興宮 為該社區的信仰中心,源於滿人入主中原(中國)之年代,該二神祇李府千歲(李王爺)暨蕭公主法自福建泉州府遷徙來台,經海豐堡著陸,聚居於昔日虎尾溪下河庄北側一帶,先民墾荒拓地以圖溫飽之餘,惟獨不敢忘卻神祇之恩澤。起初於清康熙年間,陳姓祖先將本宮奉祀二神祇遷徙來台,落腳於現今之處昔日此處僅有七戶人家土匪強盜經常出沒,造成地方恐慌及生命受威脅。某日土匪正商議預備火燒此村庄,打算搶劫毀掉整個村庄,正當土匪們準備下手,從遠方望去,為何大批軍隊人馬駐紮於此處,導致於土匪無法得成。是因蕭公法主於筱山丘插上黑令旗。才能讓村民躲過此災難,而不致於滅村庄。

  惟天有不測風雲,戊戌年(西元1898年)洪水為患,住民無糧維持生計,四方離散,居無定所,歷此浩劫;冥冥之中或神祇顯靈,離散住民先後復返原地,感神祇咸儀,故集恩建廟以供奉。即現在的福興宮 ,並正式登記有新寺廟,由管理委員會管理廟務,現已成霄仁厝的信仰中心。民間信仰乃民間的精神寄託,維護團結合作的表現,藉以祈求闔家平安,財源廣進,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這些資訊對我有幫助
thumb_up thumb_down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info資料及圖片取自宮廟提供及Google資訊。
載入中,請稍候...

🎙️ AI解籤語音解讀Podcast

結合傳統籤詩智慧與現代AI技術的心靈指引節目

《AI解籤語音解讀》是一個結合傳統籤詩智慧與現代AI技術的心靈指引節目。
每集為您解讀一個真實的解籤案例,從感情、事業、健康到人生抉擇,日青上人以溫暖慈悲的智慧,為您指點迷津。
【節目特色】
真實解籤案例分享 · 深入淺出的籤詩解讀 · 具體可行的人生建議 · 溫暖療癒的聲音陪伴
立即在您喜愛的平台上追蹤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