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中西普濟殿 府城普濟殿
• 主祀神祇: 池府千歲
• 宗教類型: 道教
• 組織方式: 管理委員會制
•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E5%BA%9C%E5%9F%8E%E6%99%AE%E6%BF%9F%E6%AE%BF%E5%A8%81%E9%9D%88%E7%8E%8B%E6%B1%A0%E5%BA%9C%E5%8D%83%E6%AD%B2%E8%87%BA%E7%81%A3%E6%9C%80%E6%97%A9%E7%8E%8B%E7%88%BA%E5%BB%9F-241663245900166/
普濟殿創建於明永曆年間,原為佛教寺廟,主祀觀音菩薩,人稱「普濟寺」。普濟殿因位於城外,而兼有「會館」性質,經常供錯過進城時間的商旅人士借住一宿。

傳聞曾有一同安人借宿,隨身攜帶的池府王爺神像因故留祀寺內,沒想到香火日盛,竟逐漸成為寺廟主神,使「普濟寺」改稱為「普濟廟」。又,據聞寧靖王朱術桂經常遊憩普濟廟,故賜予「普濟殿」之名。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call+886 6 226 8774
地圖位置

臺南市中西區普濟街79號 directions_car行車規劃

廟宇介紹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普濟殿初次重建落成,方向由坐南朝北改為坐北朝南;乾隆十一年(1746年),石文耀等人曾發起重修;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石克纘等人再度發起重修,當時住持僧邇蓮禪師,出錢購得普濟殿右側土地加蓋偏殿,奠定一本殿一偏殿的基本規模。此後經歷數次重修,卻於日治時代末期,遭盟軍轟炸,廟前拜亭毀損;一九四五年,再次發起重修;一九七四年,又再度重修,始成今貌。(節錄自《王城氣度》第廿二期)

普濟殿坐落於府城西北,鄰近五條港地區,自古以來商旅雲集、人文薈萃。關於普濟殿的風水位置有種說法:台南整體地形為丘陵,形狀像隻展翅的鳳凰,因而稱為「鳳凰城」,赤崁樓蓋在鳳凰的頭上,而普濟殿則位於鳳凰的鼻子之上。為了「網住」鳳凰,此地街道四通八達,呈現「八卦網」狀,普濟殿正位於八卦中心,為「蜘蛛結網穴」。

如今隨著巷道拓寬,市街改正,街道已經失去其原有樣貌,無法見識傳說中的「蜘蛛結網」,但要是能在行車時感受台南的地勢起伏,或許還能更加貼近這塊如鳳凰展翅的丘陵地
這些資訊對我有幫助
thumb_up thumb_down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4.6
starstarstarstarstar_half
2,133 則評論
eason Chen
starstarstarstarstar2 週前
台南普濟殿燈會是每年春節期間的盛事,以其獨特的彩繪燈籠和濃厚的在地文化氛圍吸引了無數遊客。上千盞由學生和民眾親手繪製的燈籠,在夜色中綻放光芒,點亮了整個普濟殿和周邊的國華街。 燈會特色 彩繪燈籠海: 普濟殿燈會的最大特色就是那數量龐大的彩繪燈籠,每一盞都獨一無二,充滿了創意和想像力。這些燈籠不僅裝飾了廟宇,更延伸到整個國華街,形成一片壯觀的燈海。 在地文化味: 普濟殿燈會不僅是一個視覺盛宴,更是一個充滿在地文化味的活動。燈籠上的圖案和文字,都反映了台南的歷史、文化和生活,讓遊客在賞燈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台南的獨特魅力。 國際交流: 近年來,普濟殿燈會更走向國際,與日本、韓國等地的燈會交流合作,讓世界各地的遊客都能欣賞到台南燈會的美麗。 參與方式 遊客可以到普濟殿領取空白燈籠,發揮創意自由創作,彩繪完成後交回,就有機會在燈會期間展示。 溫馨提醒 燈會期間人潮眾多,建議遊客提早規劃行程,並注意安全。 燈籠展示期間,請勿觸摸或破壞燈籠。 在欣賞燈會的同時,也可以品嚐台南的特色小吃,感受台南的熱情和活力。 總結 台南普濟殿燈會是一個充滿藝術氣息和文化底蘊的燈會,它不僅點亮了台南的夜空,更溫暖了人們的心房。無論是當地居民還是外地遊客,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感動和快樂。
侑成果蔡正男
starstarstarstarstar2 週前
在這幾年春節期間如果你有到過國華街三段經過 民族路口快接近郡緯時, 會看到上千個燈籠, 廷伸到他們普濟殿的廟埕上, 每個燈籠都是手繪的, 照亮的整個廟宇及國華街, 現在已經是全台出知名的燈會之一, 這裡是全台最老的王爺廟, 主祀池府王爺,這位威靈王,北宋人,俗名陳文魁,看到瘟神下毐在井水中,以身試毐,深受後人的敬仰 創建至今已有350年以上的歷史
YT
starstarstarstarstar2 週前
臺南普濟殿~~ 祭祀池府千歲 觀音菩薩等神祇 每年過年期間的普濟殿燈會相當有名 總是吸引許多居民 觀光客 滿滿滿掛於街巷 廟前廣場的燈籠 來至各地的漂亮有趣繪圖作品 十分壯觀~~ 今年更結合日本青森睡魔祭主燈 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蠻有趣 附近廟宇等也常會一同點亮燈飾歡慶 美麗的燈籠 燈飾不斷延綿 期許如神祇祝福延綿各地 保佑民眾 每年過年都會來普濟殿走走 賞燈 非常漂亮 年節期間來台南值得走走~?? 平日也可來廟宇拜拜~
Izoénn Wت
starstarstarstarstar1 週前
四聯境普濟殿位於台南市中西區,是一座擁有超過350年歷史的廟宇,被譽為台灣最早的王爺廟。 廟宇建築雖不大,但充滿特色,結合傳統與現代藝術,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參觀。 優點: • 歷史悠久:創建於西元1668年,擁有深厚的歷史背景,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 建築特色:廟內保存全台唯一以「傀儡戲」送迎神的傳統,並有畫師許荷西創作的大型現代彩繪,結合威靈王生平故事,展現傳統與現代藝術的融合。  • 燈會活動:每年春節期間,廟埕上懸掛上千顆手繪燈籠,夜晚點亮後,營造出溫馨的節日氛圍,成為熱門的拍照景點。  可能的缺點: • 人潮擁擠:在燈會等活動期間,遊客眾多,可能影響參觀品質。 • 資訊有限:對於非本地遊客而言,關於廟宇歷史和活動的資訊可能不夠充足,建議提前查詢相關資料。 總結: 四聯境普濟殿以其深厚的歷史、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豐富的文化活動,成為台南市的重要景點。無論是對歷史文化感興趣,還是喜愛攝影的遊客,都能在此找到樂趣。建議避開高峰時段參觀,以獲得更佳的體驗。
sing sing
starstarstarstarstar1 個月前
傳說台南府城的地理型態狀似鳳凰,被稱為鳳凰城。而普濟殿位置為風水中八卦網的中心點,為讓台南王城的鳳凰不會飛走,遂建普濟殿及周邊四通八達狀似八卦網的街道,以網住這隻讓府城興盛的鳳凰。 普濟殿原名「普濟寺」,原主祀觀音佛祖,因廟宇位置在府城城外,錯過進城時間的旅人會在此寄宿,普濟殿的池府千歲神像,相傳即為當時旅人因故留祀,因香火鼎盛,而發展為「普濟廟」,後改為「普濟殿」。 普濟殿廟宇建築不大,卻深具特色。要看傳統,有著全台唯一以「傀儡戲」送迎神的傳統;要看現代,有著畫師許荷西創作結合威靈王生平故事和普濟殿特色的大型現代彩繪。 佇廟埕點燈,最近幾年普濟殿的聲名大噪,起源於西元2014年春節期間首次舉辦的創意彩繪花燈,將成千上百個燈籠整齊懸掛於廣大廟埕上,甚至延伸到周邊國華街上,讓許多路過的遊客及民眾驚喜不已。在春節期間,燈籠在夜色中亮著溫暖的光芒,讓人感到年節團聚的溫暖,大受好評。上千顆的手繪燈籠,照亮廟宇和小巷,已經是全台著名的燈會之一。 在小巷迷路,探索人孔蓋 普濟殿周圍四通八達的巷道,如同「八卦網」形狀,近年來巷弄內增設了三款和普濟殿歷史有關的彩繪人孔蓋—「本廟邊」、「試經口」、「下粗糠崎」。到普濟殿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大馬路走進來,放下地圖,享受迷路和驚喜。 主祀:威靈王池府千歲 配祀:註生娘娘、福德正神、虎爺、中壇元帥、田都元帥、李靖天王、周大元帥、石先鋒、掌牌爺、觀音佛祖、齊天大聖、地藏王菩薩、韋馱尊者、月老星君、池府王爺夫人 普濟殿主祀威靈王池府千歲,和一般廟宇所祭祀的池府王爺不同。大部分人所認識的池府王爺,俗名「池夢彪」,為唐朝人。而威靈王池府千歲,則是生於北宋,俗名「陳文魁」,但在濟世救人上,兩位王爺生前都有著類似傳說:「池夢彪」為了防止瘟神散播瘟疫,而將瘟藥吞下肚;「陳文魁」則是看到瘟神下毒在井水中,為了警告村民不可誤食,而以身試毒最終身亡。 由於威靈王為試毒而死,因此在神像造型都是嘴巴微張,甚至連分靈出去的神像,也都維持這樣的造型,為威靈王池府千歲的特色。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僅為參考,請依官方公告時間為主
星期一   06:00 – 21:00
星期二   06:00 – 21:00
星期三   06:00 – 21:00
星期四   06:00 – 21:00
星期五   06:00 – 21:00
星期六   06:00 – 21:00
星期日   06:00 – 21:00
FB粉絲專頁
info資料及圖片取自宮廟提供及Google資訊。
載入中,請稍候...

🎙️ AI解籤語音解讀Podcast

結合傳統籤詩智慧與現代AI技術的心靈指引節目

《AI解籤語音解讀》是一個結合傳統籤詩智慧與現代AI技術的心靈指引節目。
每集為您解讀一個真實的解籤案例,從感情、事業、健康到人生抉擇,日青上人以溫暖慈悲的智慧,為您指點迷津。
【節目特色】
真實解籤案例分享 · 深入淺出的籤詩解讀 · 具體可行的人生建議 · 溫暖療癒的聲音陪伴
立即在您喜愛的平台上追蹤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