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宮
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 車城福安宮 |
---|---|
• 主祀神祇: | 福德正神 |
• 宗教類型: | 道教 |
• 組織方式: | 管理委員會制 |
• 官方網站: | https://www.fuantmp.org/ |
• FB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FuanTemple1662 |
車城福安宮位於台灣最南端屏東縣車城鄉,號稱全台灣以及東南亞最大的土地公廟。車城福安宮據說有顯赫的神威,庇祐鄉里達三百年,是恆春當地的信仰中心,正殿安立的土地公像全身掛滿金牌,據說是在清朝曾受乾隆皇帝褒封並賜王冠、龍袍一襲,顯得神威十足是全省最為威風的的土地公。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
---|
地圖位置
屏東縣車城鄉福安村7鄰福安路51號
交通方式
●自行開車:
國道1號:由高雄終點接17號省道,過水底寮轉1號省道、26號省道,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國道1號:至五甲系統接88省道,至崁頂系統接3號國道往南行駛,於南州交流道下走1號省道過楓港接26號省道,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國道3號:於九如交流道下,接3、1、26號省道南下於車城,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國道3號:於南州交流道下,轉走1號省道過楓港接26號省道,到達車城鄉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省道:從台東方向走9號省道,經達仁過楓港接26號省道到達車城鄉,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搭乘大眾運輸:
火車:
搭乘台鐵火車(西部縱貫)至高雄火車站下,於火車站前轉搭客運(國光客運、高雄客運、屏東客運、中南客運),於車城站下車,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搭乘台鐵火車(南迴鐵路)至枋寮站下,再轉搭客運(國光客運、高雄客運、屏東客運、中南客運),於車城站下車,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客運:
於台北國光西站客運,搭乘前往屏東或高雄方向至車城,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從高雄可搭國光、高雄、中南等客運班車至車城,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國道1號:由高雄終點接17號省道,過水底寮轉1號省道、26號省道,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國道1號:至五甲系統接88省道,至崁頂系統接3號國道往南行駛,於南州交流道下走1號省道過楓港接26號省道,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國道3號:於九如交流道下,接3、1、26號省道南下於車城,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國道3號:於南州交流道下,轉走1號省道過楓港接26號省道,到達車城鄉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省道:從台東方向走9號省道,經達仁過楓港接26號省道到達車城鄉,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搭乘大眾運輸:
火車:
搭乘台鐵火車(西部縱貫)至高雄火車站下,於火車站前轉搭客運(國光客運、高雄客運、屏東客運、中南客運),於車城站下車,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搭乘台鐵火車(南迴鐵路)至枋寮站下,再轉搭客運(國光客運、高雄客運、屏東客運、中南客運),於車城站下車,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客運:
於台北國光西站客運,搭乘前往屏東或高雄方向至車城,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從高雄可搭國光、高雄、中南等客運班車至車城,依指標即可到達車城福安宮。
廟宇介紹
車城福安宮前身為『敬聖亭』,建於明朝永曆年間,至今已擁有相當長久的歷史,當時從泉州來台的先民因水土不服,不堪當地的瘴癘等瘟疫疾病,因此從故鄉將福德正神神像恭迎至此並且建廟奉祀;清朝乾隆53年(西元1788年)福康安率軍萬餘南下車城,先剿莊大田之後又平定林爽文之亂,福康安在此勒石紀念,又感念土地公的庇祐於是奏請乾隆皇帝御賜官服、官帽,並改廟名為福安宮。
建築特色
車城福安宮廟殿是採用北方宮殿構造,為三進六層樓的建築,前殿五門配兩閣,北為啟明、南為長庚;正殿1樓挑高且裝飾的金碧輝煌,供奉著福德正神,4樓祀有觀世音、藥師佛和文書師利等菩薩像,六樓前殿供奉太歲星君,屋簷下有許多網目斗拱,加上彩繪的樑柱和龍柱更讓神殿氣勢非凡,而後殿為凌霄寶殿並供奉玉皇大帝、南北斗星君和三官大帝。
車城福安宮最大的特色在於金爐,這座金爐為三重簷的八角形建築、共有四層樓高,有『神明點鈔機』之稱,當信眾把金紙放在金爐口時金紙就會自動飛入爐內,由於爐內有火焰形成氣旋因此空氣便會把金紙捲入,也可說是『神蹟』。車城福安宮廟前有兩座大型石獅,其身高和長寬皆為9尺2寸,台座也有7尺8寸,是台灣數一數二的純石雕石獅,十分具有藝術與歷史的意義;此外車城福安宮廟內有許多古匾,特別是正殿左、右壁的匾額:左壁的勒時雖已字跡模糊,但是是乾隆時兩廣總督福安康平定林爽文之亂駐紮於此所留下來的碑文;而右壁上勒石則是『劉提督碑』,是紀念同治年間劉明燈解決『羅發號事件』的碑文。
車城福安宮最大的特色在於金爐,這座金爐為三重簷的八角形建築、共有四層樓高,有『神明點鈔機』之稱,當信眾把金紙放在金爐口時金紙就會自動飛入爐內,由於爐內有火焰形成氣旋因此空氣便會把金紙捲入,也可說是『神蹟』。車城福安宮廟前有兩座大型石獅,其身高和長寬皆為9尺2寸,台座也有7尺8寸,是台灣數一數二的純石雕石獅,十分具有藝術與歷史的意義;此外車城福安宮廟內有許多古匾,特別是正殿左、右壁的匾額:左壁的勒時雖已字跡模糊,但是是乾隆時兩廣總督福安康平定林爽文之亂駐紮於此所留下來的碑文;而右壁上勒石則是『劉提督碑』,是紀念同治年間劉明燈解決『羅發號事件』的碑文。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這裡的土地公是我每年至少會來一次或兩次, 因為我是做房地產土地買賣的, 在台灣有幾間是我必去的, 北部中和烘爐地, 南投竹山紫南宮, 台南東山崁頂福安宮, 這四間土地公廟是全省最裡面 最靈驗, 也是最多人拜的, 今天正好我有朋友邀我來這邊看一筆農地, 當然一定要來這裡朝供拜拜, 請求這裡的土地公 加持, 幫助我做事業能夠賺錢, 這裡的伯公已經有360年以上的歷史, 廟裡也有祀奉的天上聖母,財神爺,玉皇上帝、觀世音、藥師佛, 南北斗星君,三官大帝, 太歲星君等 諸多神佛, 這裡是全省最大的土地公廟
今天是我跟我兒子及我媽一起來
是在西元2025年3月28日
福安宮位據台灣南端車城邑之西郊,廟背大海,東朝四重溪,南依龜山,北接里龍山嶺,形似環抱,鍾靈毓秀,氣勢雄偉,誠謂福神降靈濟世之聖域。 今之福安宮殿後海濱,古時為「鐵錠港」,三、四百年前,早期先民多自福建泉州沿海地區,渡台移民抵台南安平,再轉南台灣墾殖拓荒,由此「鐵錠港」上岸。據當地耆老傳敍:「古早時代,大帆船由唐山載貨抵達台南安平港後,再散裝小型的「貨物船」,經達鐵錠港集貨,再轉運南台灣各地」。當時本地可謂為小型的轉口船塢碼頭,亦為南台灣開發史上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當時本地未開發之前,荒煙蔓草一片,瘟疫瘴癘橫患,先民墾殖斯土為艱辛萬難,不堪瘴霧瀰漫瘟疫肆瘧,先民為求平安康泰,謀議雕塑「土地公」神像庇祐群黎,由於當時先民大部分來自泉州晉江等地,因此憑依祖居「土地公」的神態相貌雕塑,奉祀今已有三、四百年之久。車城福安宮開基「福德正神」奠基濟世,期間幾經年代歲月轉替,惟「福德正神—土地公」神恩浩蕩立千秋萬世而不墜,其自清初康熙壬寅年(公元一六六二年),本邑先民使初搭建茅舍奉祀,至今已有三百餘年歷史,當地百姓虔誠供奉朝夕膜拜,鴻蒙「福德正神」威靈顯赫,消災除癘,濟困扶厄,福澤蒼黎。迨至嘉慶年間,經邑民募資加以整修,易其名曰「福安廟」。然歲月推移,更經歷多次維修與整建,「福德正神」恆庇眾生,福蔭黎庶,敦化民俗,匡正人心之靈蹟足以千萬計,復於民國四十年再度募資改建,迨至民國四十六年孟冬始告竣工,並定稱廟名為「福安宮」。民國六十九年擴建三進六樓的廟殿建築,於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底大殿工程竣工,同年農曆十一月初九日丑時入火安座,終使宮殿美輪美奐而巍然屹立,其廟貌宏觀規模堪稱全台第一。
隨著台灣經濟發展,南台灣墾丁國家公園的開發與觀光建設,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開展,成為世界聞名的風景區,前往渡假遊覽的中外遊客,路過此地,都想進來參觀膜拜祈福保平安,「福德正神」靈驗顯化,賜福眾生,十方善男信女虔誠致敬得以感召,求福得福,求財得財,因而「福安宮」成為香火鼎盛,信徒眾多,全國最聞名的「土地公」大廟。
本宮廟整體興建工程,採用我國北方傳統式之宮殿構造,其建築分三進,皆為高樓建築(六樓)前殿五門配兩閣,北為啟明,南為長庚,正殿奉祀主神「福德正神」,配祀「太陽星君」與「註生娘娘」,四樓奉祀「觀世音菩薩」暨「文疏師利菩薩」、「藥師佛」,六樓前殿為太歲殿奉祀「太歲星君」,六樓大殿為凌霄寶殿奉祀「玉皇上帝」、「三官大帝」、「南、北斗星君」,廟殿正面左、右兩廂樓上,左為鐘樓,右為鼓樓。業已於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底竣工,同年農曆十一月初九日丑時入火安座。
第二期為「香客大樓」工程,以因應全省各地前來進香之香客住宿方便,興建現代化且設備達水準之地下一層地上七層大樓一棟,第一層為餐廳,第二、七層為香客房間,並附設大型停車場,可容納遊覽車五十輛,工程款預算為新台幣貳億元,已全部完工,正啟用供遠道香客住宿方便。
第三期為宗教傳統文物之典藏與宣化,配合現代化設計於廟埕南側興建地下一層,地上五層文化館,(地建一百坪),工程計為新台幣壹億貳仟萬元,該工程於民國一○二年(二○一三)年竣工,於民國一○四年中秋開始文化館一樓提供福伯發財金與福安宮吉祥物和紀念品結緣服務,近期著手規劃周圍宮殿式圍牆及公園化、綠化工程,供香客作為最佳休憩勝地,該工程如蒙善男信女鼎誠捐輸可望銜接香客大樓興建完竣後進行,瞻望未來「福安宮」能成為朝聖、休憩之勝境,則將俾益全國香客無窮矣。
車城福安宮位於台灣最南端屏東縣車城鄉,號稱全台灣以及東南亞最大的土地公廟。車城福安宮據說有顯赫的神威,庇祐鄉里達300年,是恆春當地的信仰中心,正殿安立的土地公像全身掛滿金牌,據說是在清朝曾受乾隆皇帝褒封並賜王冠、龍袍一襲,顯得神威十足是全省最為威風的的土地公。
車城福安宮的歷史發展
車城福安宮前身為『敬聖亭』,建於明朝永曆年間,至今已擁有相當長久的歷史,當時從泉州來台的先民因水土不服,不堪當地的瘴癘等瘟疫疾病,因此從故鄉將福德正神神像恭迎至此並且建廟奉祀;清朝乾隆53年(西元1788年)福康安率軍萬餘南下車城,先剿莊大田之後又平定林爽文之亂,福康安在此勒石紀念,又感念土地公的庇祐於是奏請乾隆皇帝御賜官服、官帽,並改廟名為福安宮。
車城福安宮的建築風格
車城福安宮廟殿是採用北方宮殿構造,為三進六層樓的建築,前殿五門配兩閣,北為啟明、南為長庚;正殿1樓挑高且裝飾的金碧輝煌,供奉著福德正神,4樓祀有觀世音、藥師佛和文殊師利等菩薩像,6樓前殿供奉太歲星君,屋簷下有許多網目斗拱,加上彩繪的樑柱和龍柱更讓神殿氣勢非凡,而後殿為凌霄寶殿並供奉玉皇大帝、南北斗星君和三官大帝。
車城福安宮的特色
車城福安宮最大的特色在於金爐,這座金爐為三重簷的八角形建築、共有四層樓,有『神明點鈔機』之稱,當信眾把金紙放在金爐口時金紙就會自動飛入爐內,由於爐內有火焰形成氣旋因此空氣便會把金紙捲入,也可說是『神蹟』。
車城福安宮廟前有兩座大型石獅,其身高和長寬皆為9尺2寸,台座也有7尺8寸,是台灣數一數二的純石雕石獅,十分具有藝術與歷史的意義;此外車城福安宮廟內有許多古匾,特別是正殿左、右壁的匾額:左壁的勒時雖已字跡模糊,但是是乾隆時兩廣總督福安康平定林爽文之亂駐紮於此所留下來的碑文;而右壁上勒石則是『劉提督碑』,是紀念同治年間劉明燈解決『羅發號事件』的碑文。
車城福安宮是一座具有重要文化和宗教意義的廟宇,也是全臺最大的土地公廟,位於臺灣屏東縣車城鄉,始建於清乾隆年間,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福安宮除了主祀的媽祖,還供奉多位神明,包括土地公、城隍等,這樣的設定使得廟宇的信仰體系更加全面,吸引不同信仰的信徒。土地公在臺灣社會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尤其對於農民和地產業者而言。
福安宮的建築風格融合了中國傳統廟宇的元素,特別是閩南風格,屋頂的雕刻和彩繪極具藝術價值,展現了華麗的工藝和文化傳承。
福安宮周邊有許多當地特產,如車城的米糕、蚵仔煎和虱目魚等,這些美食在廟會期間尤其受歡迎。
當地的農產豐富,如新鮮的水果(香蕉、鳳梨、釋迦)和特色農作物等。
福安宮鹹鴨蛋也是當地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特產,蛋黃香濃,風味獨特,深受遊客和當地居民的喜愛。
清明連假在福安宮的參拜人潮很少。
從枋寮車站搭10點後的客運,但很驚險的是10:20後後面排了滿滿的要去墾丁的人潮,但是假日算是好等,附近沒有可以遮陽的地方,所以要搭客運到福安宮建議還是早一點出門。約莫一個小時就可以到達福安宮。
拜拜要走五層樓,有帶長輩或小朋友的話要稍微留意安全。廟宇後面有很多賣鹹鴨蛋和皮蛋的店家,多跑幾家比較不吃虧,早一點到再後面的市集吃東西也比較容易找到位置,回程是搭13:03到10分左右的墾丁快線,車上空位超級多,直達枋寮火車站。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僅為參考,請依官方公告時間為主
星期一 05:00 – 22:00
星期二 05:00 – 22:00
星期三 05:00 – 22:00
星期四 05:00 – 22:00
星期五 05:00 – 22:00
星期六 05:00 – 22:00
星期日 05:00 – 22:00
FB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