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布袋鎮過溝建德宮
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 過溝建德宮 |
---|---|
• 主祀神祇: | 諸府千歲 |
• 宗教類型: | 道教 |
• 組織方式: | 董事會制 |
• FB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GuoGouJianDeGong/?locale=zh_TW |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
---|
地圖位置
嘉義縣布袋鎮布袋鎮西安里三鄰過溝西勢三十號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過溝建德宮位於嘉義縣布袋鎮過溝地區,是當地居民的重要信仰中心,主祀五府千歲,特別是李大府千歲。廟宇歷史悠久,據傳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經歷多次修繕,現今的建築宏偉壯觀,充分展現傳統廟宇的精緻工藝。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六日,廟方舉行盛大的祈安遶境活動,吸引眾多信徒參與,場面熱鬧非凡。此外,農曆六月底的「火燈夜巡」活動已有百年歷史,被列為嘉義縣的文化資產,展現了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蘊。廟前的建德市場也是居民日常採買的重要場所,充滿人情味。整體而言,過溝建德宮不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也是體驗地方文化與生活的絕佳場所,值得一訪。
嘉義縣布袋鎮的過溝建德宮,每年舉行的神明出巡儀式可說是當地居民最重要的傳統活動之一。這一活動在農曆六月底的最後三天晚上舉行,吸引了大批居民和遊客參與,儀式氣氛熱鬧非凡,讓人印象深刻。
建德宮位於嘉義縣布袋鎮過溝,是一座古老的廟宇,供奉著地方神明。這裡的神明出巡儀式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是過溝地區最具特色的宗教文化活動之一。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過溝的街道便成了燈火通明的海洋,火燈與鞭炮的聲響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壯觀的畫面。
火燈是儀式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居民們利用竹子、玻璃瓶和泥土製作火燈,這些火燈製作精美且堅固,具有傳統工藝的美感。當火燈點燃後,整個街道都被溫暖的燈光照亮,增添了儀式的莊嚴氛圍。攑著火燈,沿著過溝街面一直巡視到冤家港,沿途鞭炮轟隆隆、陣頭鑼鼓喧天,整個過程充滿了歡樂和熱鬧的氣氛。
儀式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神明出巡。這是一個神聖且充滿儀式感的過程,神明的轎子在信徒們的抬舉下,沿著過溝的街道緩緩前行。居民們紛紛燒香膜拜,祈求神明保佑平安和順利。這一刻,整個過溝彷彿回到了古代,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底蘊。
神明出巡的路線從建德宮出發,經過過溝的主要街道,到達冤家港後,再轉回出發點建德宮。整個過程大約需要走兩萬步,對於參加者來說,是一次體力和信仰的雙重考驗。然而,參與者們都樂此不疲,因為這不僅是一次宗教活動,更是一次地區凝聚力的體現。居民們在這個過程中互相幫助,共同完成這一傳統儀式,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情感聯繫。
在這三天的儀式中,過溝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節日的氣氛。鞭炮聲此起彼伏,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居民們身著傳統服飾,面帶笑容,歡迎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整個過程中,大家都沉浸在歡樂和敬意中,享受著這一年度的盛會。
另外居民們會舉行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包括宴會、表演等,將這一傳統活動推向高潮。大家在一起享用美食,共同慶祝這一盛大的儀式,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情感聯繫。同時,這也為過溝地區帶來了經濟效益,吸引了更多的遊客,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總體來說,嘉義縣布袋鎮過溝建德宮的神明出巡儀式,不僅是當地居民的一次宗教活動,更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延續。這一儀式充滿了莊嚴和神聖,讓人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社區的凝聚力。同時,這一活動也為過溝地區帶來了歡樂和繁榮,成為了當地最具特色的文化活動之一。
特別感謝建富哥,他的熱情和支持讓我們對這一傳統活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過溝居民的熱情和友好。在他的帶領下,我們體驗到了這一古老儀式的魅力,並且深深地被這一傳統所感動。希望未來有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到這一活動中,共同見證和傳承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
每年王爺生日都會來,保佑我們家代代保平安、保健康,財富蒸蒸日上,以前我很鐵齒,是不信,但信了王爺,讓我們家台北生意越來越好,不管你們信不信,我是相信了! 李王爺生日快樂~~
113年05月30日(四)晚上6:50分開始長達40分鐘的超級高分貝廣播到7:30分才結束惡夢,這位阿姨,妳是賣菜的嗎?那廣播內容要感謝的名單為什麼不用海報貼在廟的牆壁就好?還夾雜賣帽子、賣酒?(聽妳講完,帽子都不好看、酒都不香了)
這位聲音超級吵又久的阿姨,妳的廣播?讓我和我家兩位80幾歲老人逃都逃不了,整整被妳的聲音折磨40分鐘,看我錄的影片從天還微亮到全黑,就知道妳講多久了?都幾點了妳知道嗎?妳知道什麼叫做講重點和不擾民?還有不要顧人怨嗎?
我是土生土長的過溝人,這種高分貝廣播真是長久以來過溝生活的一大折磨,難怪年輕人都不想待在這裏了,我放三段,這位阿姨看看妳廣播有多吵?
據網路資料轉述
過溝建德宮的建立約於清領時期同治末年,居民李草蝦在諸羅山(今嘉義市)賺得金錢,回鄉提出建廟意見,當地居民支持之外,鄉人王定邦共同集資募款,並由主神李大王爺透過乩身指示要重新選擇廟地,條件是要在該區域的最高處,前後有鯤水的風水樣貌,選定了現址「西勢」地區。目前的廟名「建德宮」也是由乩身指示,包含教化意義:居民在此辛勤建業所得,並引導民眾有道德觀,命名為「建德宮」。
清領時期建廟又多加入了「池府千歲」、「中壇元帥」,「伽藍神」及「普度公」等神祇。
民國四十八年(1959年)歲次己亥年改建,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歲次甲辰年十月竣工。修復過程加入「五府千歲」當中的吳王、朱王、范王,集成五府千歲,同時也雕塑「觀音佛祖」、「註生娘娘」。
根據布袋鎮公所的資料,過溝建德宮也是嘉義沿海一帶,唯一辦理過較大規模建醮,不迎送客王,也免設狀元府之廟宇。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僅為參考,請依官方公告時間為主
星期一 05:00 – 22:00
星期二 05:00 – 22:00
星期三 05:00 – 22:00
星期四 05:00 – 22:00
星期五 05:00 – 22:00
星期六 05:00 – 22:00
星期日 05:00 – 22:00
FB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