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番仔寮應元宮 佳里應元宮 台南應元宮
• 主祀神祇: 保生大帝
• 宗教類型: 道教
• 組織方式: 其他
• 官方網站: http://fanziliao.myweb.hinet.net/
•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4975772924&paipv=0&eav=Afb2oQ6P9SvNqi5_80NqKFeA9Ev6aTK1RP8ird47DVv93nreoKHxxly9DznZSTLPn9Q&_rdr
「番仔寮」,在西元十五世紀,灣裡溪(即今曾文溪)未改道前,此地即為平埔族西拉雅人所屬之發祥地,沿線地壤豐腴肥沃、平坦廣闊。

番仔寮的地名由來,與西拉雅平埔族有極大的關係!
 
  而「蕃仔寮」之名稱,乃因拓殖當初,村落中居有蕃族而命名之。昔日曾為台南縣四大社之一的「蕭瓏社」,其發祥地乃以北頭山為中心,故以此而取名為「蕃仔寮」。迄至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日本政府復將「蕃仔寮」更名為「番仔寮」;光復後,遂併成兩里,並以祖籍地漳州府海澄縣之「漳州」、「海澄」命名之。
 
  目前境內尚保存有「北頭山」、「飛番墓」、「紅毛井」以及西拉雅公廨「立長宮」等著名的景點;而頗負盛名的「西拉雅平埔族夜祭」,亦在本境逐漸萌芽傳承。此外,本地區亦為全台著名的「宋江堀」之一,在本境擔任宋江陣教練或曾經參加過操練的壯丁,就高達百分之六、七十,可謂是本境的一大特色!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call+886 6 722 9852
地圖位置

臺南市佳里區漳洲里4鄰番子寮200號 directions_car行車規劃

廟宇介紹
本宮草創於清雍正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四年),當時乃由唐山祖居地,漳州府海澄縣之楊姓、陳姓、謝姓等先民,奉請家鄉之神祇「保生大帝」、「關聖帝君」、「呂山通使」 及「楊家祖神」,渡海來台,於此墾屯定居;時僅築草寮奉祀之,偶有疾病禱之即不藥而癒,因而香火鼎盛,儼然成為楊姓族人及拓荒聚眾之精神寄託。
 
清乾隆三年(西元一七八三)遇颱風摧襲,草廟頹損崩塌,遂籌資鳩公再建廟宇,安座奉祀,此時尚未命名;直至清咸豐四年(西元一八五四年),授軍功七品之楊應孝公(楊文允公曾孫),有感諸神聖及祖先神位屈居陋室,未有正名之堂安祀,乃號召各房耆老協商募款,籌建正式廟宇,襲用祖籍之「應元宮」為名,以昭來台始祖功績,並期勉後世子孫光前啟後之意;於清咸豐七年(西元一八五七年)三月竣工入火安座,同時舉行慶成祈安清醮;時廟堂乃坐西朝東。
 
本宮在歷經一甲子的歲月洗禮,廟貌日益斑剝,遂由楊忠獻公與楊金榜公等,於民國十二年(西元一九二三年)發起第二屆籌建會,決議改建,重新堪輿,始定位坐北朝南,並於民國十六年完成竣工;後經日據時期,嚴禁民間信仰,燒毀神像神器,對廟宇恣意搗毀,廟貌摧殘殆盡;幸於民國五十二年(西元一九六三年),由楊新迪公發起重修整建,並增建拜亭,為本宮第三次重建;直至民國七十年八月由楊炳連公為首之第四屆籌建委員會,有感於架椽樑門之杉木,年積月累,腐蝕斑斑,為光先人基業及報答神明庇祐之恩,乃群集地方碩德之力,敦請時任縣長之楊寶發宗親,於同年十月二十五日動土興工,遂於民國七十三年一月二日竣工,恭請時台灣省議會議長高育仁鄉親及台南縣長楊寶發宗親剪綵,並舉行入火安座大典;新建廟堂前殿奉祀保生大帝、呂山通史、二郎神君等諸神,後殿乃恭奉楊氏開基祖及開台祖之神位;隨後於民國七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舉行之慶成祈安清醮;民國七十六年舉辦中斷五十餘年之「丁卯年蜈蚣繞境大遊行」,此蜈蚣環廟之遺旨,使傳統蕭瓏蜈蚣陣精神再現,更是轟動一時,地方人士無不興高采烈,真是人神共奮。
  
而今,金碧輝煌之廟殿,外貌觚嶙聳屹,殿內肅穆莊嚴,兩側繪畫先民奉持王命登陸圖及春耕圖,石堵刻鑴忠孝節義之典範,極盡教化勸世之義;目前本宮亦存有多塊古匾。
這些資訊對我有幫助
thumb_up thumb_down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FB粉絲專頁
info資料及圖片取自宮廟提供及Google資訊。
載入中,請稍候...

🎙️ AI解籤語音解讀Podcast

結合傳統籤詩智慧與現代AI技術的心靈指引節目

《AI解籤語音解讀》是一個結合傳統籤詩智慧與現代AI技術的心靈指引節目。
每集為您解讀一個真實的解籤案例,從感情、事業、健康到人生抉擇,日青上人以溫暖慈悲的智慧,為您指點迷津。
【節目特色】
真實解籤案例分享 · 深入淺出的籤詩解讀 · 具體可行的人生建議 · 溫暖療癒的聲音陪伴
立即在您喜愛的平台上追蹤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