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苑裡慈和宮 苗栗慈和宮
• 主祀神祇: 天上聖母
• 宗教類型: 佛教
• 組織方式: 其他
• 官方網站: http://www.yuanlimazu.org/
•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4596105447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call+886 3 786 1518
地圖位置

苗栗縣苑裡鎮苑裡鎮苑北里中山路305號 directions_car行車規劃

廟宇介紹
慈和宮位於本鎮苑北里,以天上聖母為主神,舊稱城外媽祖,與順天宮同為苑裡兩大信仰中心,由於交通建設及市區發展等因素,慈和宮不管是建築規模或信眾人數均已凌駕於順天宮,為苑裡最大信仰中心。創建於清乾隆36年(1771年),相傳開基媽姐(香燈媽)系清朝康熙53年(西元1714年)福建水軍都督吳將軍受命平定福建沿海海寇,為求剿罪順利,親往湄洲天后宮迎回聖母第十二分靈金身,供奉於主帥船上,一日遇暴雨,戰船飄抵今日房裡溪口「船頭埔」,吳者督隨軍登陸,即請聖母神像暫奉於苑裡望族陳五志宅中,掃平賊亂後,陳氏及地方信眾懇留聖母鎮衛,駐留苑裡,佑護國泰民安。慈和宮主祀媽祖,配祀註生娘娘、三山國王、城隍爺、關聖帝君、玉皇大帝、玄天上帝、等慈和宮現今宮內所藏古物頗多,除「蓬山慈和宮碑記」外,龕上媽祖神像、神案、千里眼、順風耳等俱是依初,並有乾隆三十六年石雕古香爐、木製古案,乾隆三十八年立置之「海國標靈」古匾,光緒十年裡封慈和宮天上聖母救駕有功之欽賜匾「與天同功」
建築特色
傳說本宮開基媽祖(香燈媽)係清朝康熙53年(西元1714)先人由湄洲天后宮, 恭請聖母十二分靈金身一尊來台,神示要永駐蓬山(苑裡)保佑萬民,鄉民 喜獲聖示,遂於苑裡街仔尾(今分駐所附近)建造天后宮(媽祖宮)供奉聖母 媽祖,供信眾謨拜。(苑裡鎮誌古文書有街仔尾舊宮地記載及舊石爐可證 明乾隆36年遷建前即有媽祖宮之事實)

乾隆36年(西元1771)星崖宋夫子學灝奉旨來台覆任,遇颱風飄至惠州,舟人 見神燈現於檣端,船得泊岸,復從廈門來台,不二日進鹿耳門,經查證實為 離淡署70里有苑裡街聖母顯靈療祐,始得安然抵台覆任,消息傳至苑裡萬民 歡騰感念聖威,乃有仕伸黃在榮、黃應祿、陳志城,等倡議擴(遷)建,首席 董事陳以利獻宮地一所(現址),胡國材、黃君佐等肩理是事,船主蔡芳輝、 高有康諸船協運宮料,始於乾隆37年(西元1772)2月至臘月落成,福德爺、陳 士佳、陳志城商家及數百信徒捐建,糜白金六千有奇,信眾感念聖母慈仁而享 和平而定名為慈和宮。(乾隆38年石碑記有詳細記載)

嘉慶21年(西元1816)主事陳義豐倡議重修,並辦理醮事,由陳慎豐主醮事、 沈合興主普事。(大媽座下合磚記載)
本宮重建廟宇已百餘年,宮廟陳舊,於民國60年(西元1971)苑裡鎮長姚欣倡議 改建,獲鎮民附議成立改建委員會推動改建,拆除原廟,是年11月動土至民國73 年新廟落成,啟建三朝祈安清醮,全鎮設立六大醮壇。
民國78年(西元1989)主任委員張水連,倡建玉皇殿,由委員會通力合作及全體信徒 熱烈支持,經陳德枝族親讓售房屋土地,始於農曆正月13日邀請縣長謝金汀主持 動土大典。民國85年(西元1996)落成,12月9日辦理啟建祈安五朝福醮,全鎮設立 七大醮壇。

本宮前殿供奉主神聖母媽祖娘娘,註生娘娘、城堭爺、觀音佛祖、神農大帝、 地藏王、關聖帝君;玉皇殿一樓供奉中、東、西、南、北、五斗星君、左玉觀音、 右玉媽視,二樓奉三官(天、地、水)大帝、玄天上帝、文昌帝君,祈求合家平安 、光明上晉、金榜題名,三樓供奉玉皇上帝、長生大帝、紫微大帝、青華大帝、 天皇大帝,祈求賜福、步步高陞、長生不老、宮內眾神尊開光點眼安座齊備,於 民國91年(西元2002)12月辦理慶成祈安五朝圓醮,設立玉皇、天師、聖母、福德、 觀音、神農、乾坤等七大醮壇,一連五天盛況一時。
這些資訊對我有幫助
thumb_up thumb_down 4 人覺得有幫助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FB粉絲專頁
info資料及圖片取自宮廟提供及Google資訊。
載入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