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簡介
• 主祀神祇: 關聖帝君
• 宗教類型: 道教
• 組織方式: 管理人(住持)制
•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4529059401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call+886 6 927 7648
地圖位置

澎湖縣馬公市朝陽里陽明路30號 directions_car行車規劃

這些資訊對我有幫助
thumb_up thumb_down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4.7
starstarstarstarstar_half
67 則評論
飛翔
starstarstarstarstar2 年前
據網路資料轉述 澎湖武聖廟確切的立廟年代無碑記可考,《澎湖紀略》僅載康熙23年(1684年)將澎湖收入版圖之後所建,亦有康熙36年(1697年)起建的說法。武聖廟最初設於媽宮澳協鎮署西側校場(今澎湖防衛司令部東側),光緒元年(1875年)澎湖水師協副將吳奇勳遷建至紅木埕(今北辰市場一帶),即為今址。 根據伊能嘉矩的《台灣踏查日記》中紀錄,紅木埕為「紅毛城」的訛音。明朝天啓二年(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尋求遠東貿易據點攻佔葡萄牙人盤據的澳門未果,雷爾生(Cornelis Reijersen)率艦隊就近佔領澎湖群島。天啓四年(1624年)荷軍撤離澎湖轉往台灣之前,荷軍在風櫃尾蛇頭山築城,而明軍為了與驅逐荷軍,便在紅木埕、瓦硐港建造碉堡或砲台,而紅木埕高地處的城池建築周圍約一百二十丈。當時玄武岩堆砌而成的城基,直到日治時代初期尚能窺見城跡之一二,但日治時代末期,城牆石塊被挪去做防風牆之用,在關帝廟後方僅剩縱深八十公尺的城垣殘存,現已不存。
陳炎能
starstarstarstarstar2 年前
澎湖武聖廟的稱呼很多種,諸如紅毛城武聖廟、紅木埕關帝廟、澎湖關帝廟、朝陽里關帝廟……等等,主祀關聖帝君,是澎湖四大古廟之一,約有三百多年歷史,立廟年代已無可考,約略在康熙時期吧!最初設於現在澎湖防衛司令部東側,在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才遷建到紅木埕(現在的北辰市場一帶),至於紅木埕則是「紅毛城」的訛音產生的,哈哈哈。 廟宇基本上都已重建,不過,卻存有不少古蹟,諸如乾隆40年(西元1775年)的武聖廟大鐘、道光15年(西元1835年)的亙古無雙匾、乾隆五十一年(西元1786年)的圓口三足石香爐與道光21年(西元1841年)的大義昭垂匾等等,要去參拜前,可以先爬文做做功課!
陌生來電
starstarstarstarstar3 年前
澎湖馬公紅木埕武聖廟,又稱紅毛城武聖廟、紅木埕關帝廟、澎湖關帝廟、朝陽里關帝廟、關夫子廟、關聖廟或武忠廟,主祀關聖帝君,周于仁《澎湖紀略》收錄澎湖四大古廟之一,亦屬闔澎公廟性質的官廟。 武聖廟是一座「祀典武廟」(官廟),主祀武聖關公,康熙36年(1697),創建於媽宮澳西側的校場邊(今澎湖防衛司令部東側一帶),康熙56年(1717)曾經擴建一次,乾隆時期又經過兩次整修增建成規模宏敞的森嚴廟貌,嘉慶以後也曾經多次重修(胡建偉1771年;蔣鏞1832年)。道光5年(1825)重修後,日漸沒落;到光緒元年(1875),協鎮吳奇勳才選擇紅毛城(今馬公市朝陽里陽明路30號)寬敞之地重建。光緒11年(1885),曾毀於中法戰爭,到光緒17年(1891),由總兵吳宏洛重修,並添建後殿,崇祀武聖三代,廟前還建有一個半月池。
Elye Kuo
starstarstarstarstar2 年前
很有歷史文化的廟宇,廟前有一池烏龜在晒日光浴,然後下午也會有一攤香腸攤很好吃,不過晚到就向隅了。
Charlie Lin
starstarstarstarstar4 年前
不愧為澎湖四大古廟之一,進殿內就能感受到帝君濃厚正氣灌頂,磁場很強!
FB粉絲專頁
info資料及圖片取自宮廟提供及Google資訊。
載入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