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安宮
廟宇簡介
| • 廟宇別稱: | 三重鎮安宮 哪叱公廟 |
|---|---|
| • 主祀神祇: | 中壇元帥 |
| • 宗教類型: | 道教 |
| • 組織方式: | 管理委員會制 |
有廟祀奉哪叱公,乃廟名。據傳有尊哪叱公在水溝漂浮,為「打水林仔」(某人外號),所撿起供奉於台北橋頭,因靈驗而香火盛之,乃立廟奉祀故名哪叱公廟。台北橋一因改建,二因築防,三要拓寬環河道,四要做高架環快,廟在此難免被拆遷,故遷往信義公園至今。因位於近正義北路人潮不少,公園邊飲食攤販林立,熱鬧非凡,至朱清發市長上任清理攤販,還公園之清靜。現在信義公園內鎮安宮奉祀哪叱公。鎮安宮又被年老民眾慣稱李哪叱公廟。
聯繫廟宇
| • 聯繫電話: |
|---|
地圖位置
新北市三重區信義西街1號信義公園內
廟宇介紹
(一)民國35年以南方建築鋼筋水泥於三重市河邊北街2號募建「鎮安亭」,主祀中壇元帥、岳武穏王、關聖帝君、延平郡王。中壇元帥光復初由大陸漂流至台北橋下,誠祈必應,境內安和,香火益盛,是三重南北區信伖中心。
(二)民國53年政府拓寬環河南北路建設河堤,廟址遷移,主伕委員柯合拱議員決策籌備在亯義公園內重建,蒙善信大德捐款助益於民國65年8月17日廟貌更新,民國87年台北縣議員柯玟伶募款將廟與前修建為現今面貌,本宮為3樓式建築,1樓為藝文活動場所,2樓為奉祀中壇元帥,3樓為文武殿奉祀關聖帝君、岳聖帝君、延平郡王。
(三)鎮安亭於民國99年元月26日經縣府核准更名為「鎮安宮」。
(二)民國53年政府拓寬環河南北路建設河堤,廟址遷移,主伕委員柯合拱議員決策籌備在亯義公園內重建,蒙善信大德捐款助益於民國65年8月17日廟貌更新,民國87年台北縣議員柯玟伶募款將廟與前修建為現今面貌,本宮為3樓式建築,1樓為藝文活動場所,2樓為奉祀中壇元帥,3樓為文武殿奉祀關聖帝君、岳聖帝君、延平郡王。
(三)鎮安亭於民國99年元月26日經縣府核准更名為「鎮安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