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寺
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 佛光山 大樹佛光山 |
---|---|
• 主祀神祇: | 釋迦牟尼佛 |
• 宗教類型: | 佛教 |
• 組織方式: | 管理人(住持)制 |
• 官方網站: | https://www.fgs.org.tw/fgs/fgs_view.aspx |
• FB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foguangshan/ |
佛光山緣起
佛光山是個菩薩道場,主張佛光人要先入世後出世,先度生後度死,先生活後生死,先縮小後擴大,以常住大眾及佛教事業為優先,舉凡教育、文化、慈善、醫療等各種利生的事業,都積極參與。
佛光教團提倡人間佛教,致力宣揚佛法與生活的融和,今日的佛光教團,是由許多默默耕耘的佛光人所凝聚而成,上承教主佛陀的真理妙諦,中循歷代祖師的遺風德範,下啟萬代子孫的幸福安樂。佛光教團以悲智願行的菩薩精神,為佛光人組織的架構;以慈悲濟世的願心從事文化教育,為佛光人實踐的內容;以群我關係的調和,為佛光人思想的基礎;以散播人間歡喜,為佛光人修持的法門。佛光人均矢志發揚此佛光精神,俾能達到光大佛教,普利群倫的目的。
佛光山是個菩薩道場,主張佛光人要先入世後出世,先度生後度死,先生活後生死,先縮小後擴大,以常住大眾及佛教事業為優先,舉凡教育、文化、慈善、醫療等各種利生的事業,都積極參與。
佛光教團提倡人間佛教,致力宣揚佛法與生活的融和,今日的佛光教團,是由許多默默耕耘的佛光人所凝聚而成,上承教主佛陀的真理妙諦,中循歷代祖師的遺風德範,下啟萬代子孫的幸福安樂。佛光教團以悲智願行的菩薩精神,為佛光人組織的架構;以慈悲濟世的願心從事文化教育,為佛光人實踐的內容;以群我關係的調和,為佛光人思想的基礎;以散播人間歡喜,為佛光人修持的法門。佛光人均矢志發揚此佛光精神,俾能達到光大佛教,普利群倫的目的。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
---|
地圖位置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153號
交通方式
自行開車者路線圖說明:
前往佛光山的交通,由於南二高及高雄、旗山快速道路的通車,方便了南北各地的開車族。若由北南下,可以由國道1號至新市收費站後,轉國道8號接國道3號,經過高雄縣中寮隧道後轉國道10號往旗山方向,在大樹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右轉台29號省道直走,即達佛光山。簡列如下:
南下:國道1號(新市路段)→國道8號→國道3號(中寮隧道)→國道10號(往旗山、大樹方向)的旗山、大樹交流道下→省道29號右轉→佛光山。
北上:高雄中山、中正、九如交流道上國道1號→鼎金交流道上國道10號、國道10號(往旗山、大樹方向)的旗山、大樹交流道下→省道29號右轉→佛光山。
地址: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153號
連絡電話:07-6561921#6293
※搭乘台鐵、汽車或飛機者,可在高雄火車站附近轉高雄客運往旗山、美濃、甲仙、六龜等(有經佛光山路線)皆可搭乘;或搭乘台鐵至九曲堂站,再轉搭高雄客運或計程車至佛光山。
※搭乘高鐵者,可於左營高鐵站轉乘台鐵至九曲堂站,再轉搭高雄客運或計程車至佛光山。
※搭乘高鐵者,可搭乘義大客運直達佛光山。
往佛光山大眾運輸資訊
台灣好行-大樹祈福線:
服務路線說明
起程→鳳山火車站→大東捷運站(光遠路站牌)→九曲堂火車站→舊鐵橋溼地園區(三和瓦窯)→竹寮山觀光酒廠→姑山倉庫產業文化休閒園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回程→佛陀紀念館→佛光山→大樹果菜公司→姑山倉庫產業文化休閒園 區→鳳山寺(街內商圈)→龍目井(紅豆咖啡、愛上布諾閣)→水寮公園(雅植歐洲香草園)→九曲堂火車站→大東捷運站(大東文化藝術中心)→鳳山火車站。
購票與聯外交通資訊
一日券定價50元(當日購票可無限次數上下車),即日起至104.12.31日止,
一日券優惠價30元。(洽詢電話: 東南客運(07)753-6569)。
交通相關資訊詳見台灣好行官方網站 或大樹區公所大樹假日觀光公車網頁
哈佛快線
搭乘高雄客運「哈佛快線」從高鐵左營站經國道10號往返佛陀紀念館、佛光山之間,行程約30分鐘。
票價:單程票價70元,半票35元。
路線及相關班次資訊詳見高雄客運網站
前往佛光山的交通,由於南二高及高雄、旗山快速道路的通車,方便了南北各地的開車族。若由北南下,可以由國道1號至新市收費站後,轉國道8號接國道3號,經過高雄縣中寮隧道後轉國道10號往旗山方向,在大樹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右轉台29號省道直走,即達佛光山。簡列如下:
南下:國道1號(新市路段)→國道8號→國道3號(中寮隧道)→國道10號(往旗山、大樹方向)的旗山、大樹交流道下→省道29號右轉→佛光山。
北上:高雄中山、中正、九如交流道上國道1號→鼎金交流道上國道10號、國道10號(往旗山、大樹方向)的旗山、大樹交流道下→省道29號右轉→佛光山。
地址: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153號
連絡電話:07-6561921#6293
※搭乘台鐵、汽車或飛機者,可在高雄火車站附近轉高雄客運往旗山、美濃、甲仙、六龜等(有經佛光山路線)皆可搭乘;或搭乘台鐵至九曲堂站,再轉搭高雄客運或計程車至佛光山。
※搭乘高鐵者,可於左營高鐵站轉乘台鐵至九曲堂站,再轉搭高雄客運或計程車至佛光山。
※搭乘高鐵者,可搭乘義大客運直達佛光山。
往佛光山大眾運輸資訊
台灣好行-大樹祈福線:
服務路線說明
起程→鳳山火車站→大東捷運站(光遠路站牌)→九曲堂火車站→舊鐵橋溼地園區(三和瓦窯)→竹寮山觀光酒廠→姑山倉庫產業文化休閒園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回程→佛陀紀念館→佛光山→大樹果菜公司→姑山倉庫產業文化休閒園 區→鳳山寺(街內商圈)→龍目井(紅豆咖啡、愛上布諾閣)→水寮公園(雅植歐洲香草園)→九曲堂火車站→大東捷運站(大東文化藝術中心)→鳳山火車站。
購票與聯外交通資訊
一日券定價50元(當日購票可無限次數上下車),即日起至104.12.31日止,
一日券優惠價30元。(洽詢電話: 東南客運(07)753-6569)。
交通相關資訊詳見台灣好行官方網站 或大樹區公所大樹假日觀光公車網頁
哈佛快線
搭乘高雄客運「哈佛快線」從高鐵左營站經國道10號往返佛陀紀念館、佛光山之間,行程約30分鐘。
票價:單程票價70元,半票35元。
路線及相關班次資訊詳見高雄客運網站
廟宇介紹
以文化弘揚佛法
佛光山的文化事業有編藏處、佛光文化事業公司、佛光書局、佛教文物流通處、佛光緣美術館、香海文化事業公司、如是我聞文化公司、人間福報、人間衛視、普門學報等,透過編印藏經,出版各類圖書、發行報紙雜誌、提供書畫、錄影(音)帶、唱片、影(音)光碟等,肩負起為大眾傳播法音的責任。
以教育培養人才
為實踐大師提倡「人間佛教」的理念,佛光山於海內外創辦了十多所佛教學院,延聘優良師資授以優質教育,培育出無數僧俗二眾弘法人才。除僧伽教育外,本山亦致力於各項社會教育,如兒童、中學、大學、信眾教育等,以及定期為社會各階層人士舉辦之種種活動,藉此讓佛法普及社會並提升佛教徒的生活品質。
以慈善福利社會
佛光山本著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濟世的本懷,創設「佛光山慈悲基金會」,提供各項免費服務,包括佛光診所、雲水醫院、老人福利、兒童福利、殘障福利、貧困病患醫療補助及舉辦義診、低收入戶之照顧、急難救助、僧伽病患醫療救助、貧困喪葬補助、志願服務之辦理及推廣、器官移植之補助,乃至大慈育幼院、佛光精舍、萬壽園公墓、宜蘭仁愛之家、崧鶴樓等慈善事業。
以共修淨化人心
佛光山暨各別分院的僧俗二眾,每日五時三十分聞板聲晨起上殿後,即開始一日的行持。本山弟子或誦經持咒,或禪堂打坐、佛堂念佛。早課、早齋後,學院同學進入教室上課;職事則於個人的靜室修持、出坡作務,然後服勤公務。
無論是殿堂知客、寺務行政、文化編輯或弘法教化等工作,直到晚上的課誦修持到開大靜養息,佛光山的弟子,每日修持平均在八小時以上。
此外,本山尚有舉辦信徒朝山、精進佛七、禪七、寺院巡禮;別分院辦理法會共修、八關齋戒、各種懺法、聖地參訪等,皆為佛光山弘法工作、淨化人心的重要一環。
佛光山的宗風
1、八宗兼弘,僧信共有。 2、集體創作,尊重包容。
3、學行弘修,民主行事。 4、六和教團,四眾平等。
5、政教世法,和而不流。 6、傳統現代,相互融和。
7、國際交流,同體共生。 8、人間佛教,佛光淨土。
佛光人的理念
1、光榮歸於佛陀。 2、成就歸於大眾。
3、利益歸於常住。 4、功德歸於檀那。
佛光人的精神
1、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2、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3、大眾第一,自己第二。
4、信徒第一,自己第二。
佛光人的信條
1、給人信心。 2、給人歡喜。
3、給人希望。 4、給人方便。
佛光山的目標
1、提倡人間佛教,建設佛光淨土。
2、建設四眾教團,促進普世和慈。
佛光山的文化事業有編藏處、佛光文化事業公司、佛光書局、佛教文物流通處、佛光緣美術館、香海文化事業公司、如是我聞文化公司、人間福報、人間衛視、普門學報等,透過編印藏經,出版各類圖書、發行報紙雜誌、提供書畫、錄影(音)帶、唱片、影(音)光碟等,肩負起為大眾傳播法音的責任。
以教育培養人才
為實踐大師提倡「人間佛教」的理念,佛光山於海內外創辦了十多所佛教學院,延聘優良師資授以優質教育,培育出無數僧俗二眾弘法人才。除僧伽教育外,本山亦致力於各項社會教育,如兒童、中學、大學、信眾教育等,以及定期為社會各階層人士舉辦之種種活動,藉此讓佛法普及社會並提升佛教徒的生活品質。
以慈善福利社會
佛光山本著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濟世的本懷,創設「佛光山慈悲基金會」,提供各項免費服務,包括佛光診所、雲水醫院、老人福利、兒童福利、殘障福利、貧困病患醫療補助及舉辦義診、低收入戶之照顧、急難救助、僧伽病患醫療救助、貧困喪葬補助、志願服務之辦理及推廣、器官移植之補助,乃至大慈育幼院、佛光精舍、萬壽園公墓、宜蘭仁愛之家、崧鶴樓等慈善事業。
以共修淨化人心
佛光山暨各別分院的僧俗二眾,每日五時三十分聞板聲晨起上殿後,即開始一日的行持。本山弟子或誦經持咒,或禪堂打坐、佛堂念佛。早課、早齋後,學院同學進入教室上課;職事則於個人的靜室修持、出坡作務,然後服勤公務。
無論是殿堂知客、寺務行政、文化編輯或弘法教化等工作,直到晚上的課誦修持到開大靜養息,佛光山的弟子,每日修持平均在八小時以上。
此外,本山尚有舉辦信徒朝山、精進佛七、禪七、寺院巡禮;別分院辦理法會共修、八關齋戒、各種懺法、聖地參訪等,皆為佛光山弘法工作、淨化人心的重要一環。
佛光山的宗風
1、八宗兼弘,僧信共有。 2、集體創作,尊重包容。
3、學行弘修,民主行事。 4、六和教團,四眾平等。
5、政教世法,和而不流。 6、傳統現代,相互融和。
7、國際交流,同體共生。 8、人間佛教,佛光淨土。
佛光人的理念
1、光榮歸於佛陀。 2、成就歸於大眾。
3、利益歸於常住。 4、功德歸於檀那。
佛光人的精神
1、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2、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3、大眾第一,自己第二。
4、信徒第一,自己第二。
佛光人的信條
1、給人信心。 2、給人歡喜。
3、給人希望。 4、給人方便。
佛光山的目標
1、提倡人間佛教,建設佛光淨土。
2、建設四眾教團,促進普世和慈。
建築特色
(一)第一座山是東山,此山建設包括地藏殿、大佛城、大智殿、男眾學部。
(二)第二座山供信徒朝山禮佛,包括有放生池、不二門、淨土洞窟、朝山會館及大雄寶殿。
(三)第三座山內容包括有寶橋、大悲殿、東方佛教學院、中國佛教學院女眾學部。
(四)第四座山是福慧家園與信眾教育園區。
(五)第五座山是峨嵋金頂──普賢殿、佛光精舍、大慈育幼院。
(二)第二座山供信徒朝山禮佛,包括有放生池、不二門、淨土洞窟、朝山會館及大雄寶殿。
(三)第三座山內容包括有寶橋、大悲殿、東方佛教學院、中國佛教學院女眾學部。
(四)第四座山是福慧家園與信眾教育園區。
(五)第五座山是峨嵋金頂──普賢殿、佛光精舍、大慈育幼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