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天宮
廟宇簡介
| • 主祀神祇: | 孚佑帝君、關聖帝君 |
|---|---|
| • 宗教類型: | 道教 |
| • 組織方式: | 管理委員會制 |
| • 官方網站: | http://www.tai-tien.org.tw/ |
聯繫廟宇
| • 聯繫電話: |
|---|
地圖位置
基隆市中山區中和路138號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代天宮的廟宇分為前後兩殿,前者為仙公殿,是一九三三年創宮時代的建築,三川殿加左右兩護龍,屬漳州派典型的廟宇建築, 木造一樓挑高,雕樑畫棟,極為精緻,而三川殿的牆堵石雕、龍柱、石獅則屬泉州派師傅的工法,藝術氣氛極濃。
後者為武聖殿,是一九五九年王標宗先生所發起興建的,二樓鋼筋水泥為結構主體,寬敞壯偉,為適應時代信眾信仰需求,除了正殿的關聖帝君、玉皇上帝、觀音佛祖、三教主神龕之外,又在左右護龍增設了文昌帝君、天上聖母、註生娘娘、五路財神等神龕,仙佛聖神俱備,一年四季祭典法會依序舉辦,因此香火格外鼎盛。
廟初期至民國三十年由許梓桑擔任主任委員,三十一年至四十年則由五位董事輪流擔任,實際廟務由呂瑞乾擔任,即所謂「廟公」時期。四十一年至五十八年由汪水木擔任主任委員,實際廟務則由葉川田,王標宗擔任,此為[住持]時期。此後依法成立管理委員會,「住持」改稱「總幹事」,負責廟務的運作,但習慣上仍以「住持」稱之。
四十八年王標宗擔任住持期間發動增建「武聖殿」,六十四年七月王標宗不幸辭世,住持一職由蕭圳德繼任,翌年「武聖殿」完工,稱為「後殿」。蕭文和於五十八年接替汪水木成為第三任主任委員,因處事公正,大公無私,獲得所有信徒的信任,連續擔任了三十五年,幾乎成為[萬年主委],蕭主委任內先後任用蕭圳德,顏朝椿,郭樹土,黃坤泉,杜信雄為總幹事,協助處理宮務。
九十三年五月信徒大會時蕭主委主張管理委員應年輕化,於是老委員,林達聰,蔡哲夫,郭進福,楊國祥等前輩慨然引退,改聘為顧問,繼續傳承薪火,蕭文和則獲聘為「永久名譽主任委員」,信徒大會中大量薦舉先賢後輩擔任管理委員,選出劉興逢擔任主任委員,江丁貴,杜信雄,楊振賢,王義富四位委員輪流擔任總幹事。
九十六年三月信徒大會改選第九屆管理委員會管理委員,由林本源、劉興逢、王義富、楊振賢、鄭金煌、蔡明修、黃曾祥、杜信雄、蔡木山等九位當選,其中林本源,劉興逢,王義富三位當選為常務委員,林本源再被推選為主任委員。監察委員則由許葉仁、曹添旺、宋炎本等三位當選,其中又選出許葉仁擔任常務監察委員。經過嚴謹的選舉,本屆管理委員會委員人才薈萃,組織極為完整,各委員分別擔任總務、財務、祭典、建設、社教組長,分工合作,各盡其才。兩年以來每月二次利用委員晚間休息時間召開「組長會議」,討論,研究日常或偶發宮務,彙整眾議後做成決議交由專職總幹事李劉傳執行,無怨無悔的付出,使得宮務日進,香火益加鼎盛。(資料參考於官網)
主祀呂仙祖
頂樓的帝君很壯觀~
風景也很美 可以來走走
讚!孚佑帝君即八仙裡的呂洞賓,又稱「純陽祖師」、「呂仙公」、「呂祖」等,亦簡稱仙公。 呂洞賓是介乎歷史和神話之間的人物,他是鍾離權的徒弟,八仙之一,以隱晦的預言,神奇的醫術等知名,又習得道教神仙的劍術,能夠長生不老、神通自在,是隱藏身分,穿著道袍、持劍、面貌俊秀又仙風道骨的形象,自由自在遊歷人間的神仙。
經營得很好,香火蠻旺的。
背靠臥虎山有小路可走,可以運動散步一下。
有很多小時候在公園看見的動物雕像們
要去的話 路標要看清楚
那附近近幾年改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