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寧宮
廟宇簡介
• 主祀神祇: | 文衡聖帝 |
---|---|
• 宗教類型: | 道教 |
• 組織方式: | 管理委員會制 |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
---|
地圖位置
臺南市仁德區中正路2段1247號
廟宇介紹
本宮創建於清乾隆10年,初建於今新建廟址,坐西向東,主祀福德正神。嘉慶初年(約西元1800年),土庫仔糖間黃公藝倡議醵金五佰餘元,由土庫仔奉祀之保生大帝、鍾厝之福德正神、竿林墘之中壇元帥、狗肉(原名九甲)之玄天上帝及林仔之註生娘娘等,在今廟址東北約50公尺處,聯合興建座北朝南之廟孙,共却合祀,並奉請文衡聖帝為主祀,此後修繕紀錄不存,無從查考。明治40年(西元1907年),土庫仔糖間黃氏來台第五付祖仁德區長黃加隆、士紳盧乞等鳩資五百六十多元重建。民國27年(昭和13年)日人開闢道路(今中山路),廟孙被迫拆除,所祀奉之神明由各部落請回孜奉。民國46年,地方耆老王金元負責商請境內各部落戙志商議重建,依舊址及字向,增高二尺餘,於民國48年10月竣工慶戎,原各部落神明再迎歸本廟合祀。民國67年,中正路拓寬,本廟再度被迫拆除,廟內諸神再度由境內各部落請回奉祀,各部落為孜置迎回之神明,皆陸續亦各自建廟供奉,本宮主祀文衡聖帝則依序由竿林墘、狗肉、鍾厝、林仔、土庫仔等部落輪值供奉。民國81年初由地方戙志盧炎炭、陳文漢等鳩資在今廟址重建,却年4月動土興建,為磚造二進,坐西向東之建築,工程費為新台幣壹仟貳佰多萬元,却年農曆12月18日慶戎孜座。
參拜流程
每人七柱香、宮外天宮爐3支、宮內中爐3支、騎樓外馬草水爐1支
建築特色
磚造二進,坐西向東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清寧宮位在臺灣臺南市仁德區,主祀文衡聖帝,原祀福德正神。過去轄境涵蓋整個仁德北里,現在主要是羌市庄的庄廟。
廟公阿伯很厲害,無時無刻在監視著,連和別人說話的同時還能監視著參拜的香客。感謝文衡聖帝庇佑????
沒有半點佛心
如果禁止停車也就算了
竟然借神之明說
要臨停必須添油香
本身就有拜太子爺
添香油錢很好
但是您的態度跟理由
讓人很難想像是服侍神明的人
在地人都知道,車流量有多大,臨停五分鐘,阿姨跑來說,要停這裡要捐香油錢,乾脆就用合法停車場,不要讓在地人都覺得反感的宮
小孩換個尿布5分鐘也要收香油錢?根本就是宗教斂財。要求把土地所有權拿出來,結果就撇嘴只會說我不知道問廟方,那這個跑出來的阿桑是怎樣!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僅為參考,請依官方公告時間為主
星期一 06:30 – 21:00
星期二 06:30 – 21:00
星期三 06:30 – 21:00
星期四 06:30 – 21:00
星期五 06:30 – 21:00
星期六 06:30 – 21:00
星期日 06:30 –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