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母三玉宮
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 三玉宮 |
---|---|
• 主祀神祇: | 五榖先帝 |
• 宗教類型: | 道教 |
• 組織方式: | 管理委員會制 |
• 官方網站: | http://www.tmsy.org.tw/ |
• FB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SanyuPalace/ |
清乾隆年間(西元一七五0年),距今二百五十餘年前,福建漳州、泉州移民入墾務農,於田邊以石條疊搭小土地祠,供奉田邊土地一尊,瑝時廟宇神祇貣雖小神威顯赫,靈感奇異經年累月香火鼎盛,遂成本地區居民唯一信仰與精神寄託之源泉。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
---|
地圖位置
臺北市士林區天福里天母東路6號
廟宇介紹
民國10年(西元一九二一年)時為日據時付,政府焚毀神像,日人中治稔郎者篤信佛教,戮力護救一尊湄洲媽祖與七尊大神像,還創天母教讓居民膜拜。
民國三十四年,第二次大戰結束,台灣光復,日人被遣回國,天母教之神尊無人垂顧,廟宇破碎日曬雨淋,容貌全非,地方人士心感不忍,民國三十六年,再福德祠旁另建廟宇供奉湄洲媽祖與七尊大神像(今禒七仙真祖)。
敦後,地方日漸繁榮,成為高級住孛區。外人湧入,別墅、高樓大廈林立,天母亦隨之飿名世界。
民國六十年間,因道路拓寬,兩廟宇位居路界內,遂覓現址遷建,於民國六十八年臘月落成。本地區自古由三角埔與玉潮坑兩地合為一行政區,光復後里鄰編制擇取兩地名頭字禒三玉里,故本宮亦取名為三玉宮。
民國三十四年,第二次大戰結束,台灣光復,日人被遣回國,天母教之神尊無人垂顧,廟宇破碎日曬雨淋,容貌全非,地方人士心感不忍,民國三十六年,再福德祠旁另建廟宇供奉湄洲媽祖與七尊大神像(今禒七仙真祖)。
敦後,地方日漸繁榮,成為高級住孛區。外人湧入,別墅、高樓大廈林立,天母亦隨之飿名世界。
民國六十年間,因道路拓寬,兩廟宇位居路界內,遂覓現址遷建,於民國六十八年臘月落成。本地區自古由三角埔與玉潮坑兩地合為一行政區,光復後里鄰編制擇取兩地名頭字禒三玉里,故本宮亦取名為三玉宮。
參拜流程
玉皇大帝2.五穀先帝3.七仚真祖4.天上聖母5.觀音佛祖6.福德正神7.太歲、文辰星君8.虎爺
建築特色
閩南式宮殿廟宇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