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正宮
廟宇簡介
| • 廟宇別稱: | 劍潭福正宮 |
|---|---|
| • 主祀神祇: | 福德正神 |
| • 宗教類型: | 道教 |
| • 組織方式: | 管理委員會制 |
福正宮,位於台灣台北市中山北路四段,為主祀福德正神之道教廟宇。該廟宇興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為位於台北中山區的傳統建築廟宇。另外,該廟宇的組織型態為管理人制,祭典日期則是每年農曆之八月十五。
福正宮緊鄰劍潭公園及劍潭山步道入口,面對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旁則有顏水龍的知名馬賽克作品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
福正宮緊鄰劍潭公園及劍潭山步道入口,面對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旁則有顏水龍的知名馬賽克作品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
聯繫廟宇
| • 聯繫電話: |
|---|
地圖位置
臺北市中山區劍潭里中山北路4段67號
廟宇介紹
本宮創建於遜清嘉慶年間,距今約經一百六十餘年。敦時墾荒伊使人煙稀微、磽薄瘴癘,時生為保土安人,計由瑝時劍潭頂下、山仔腳兩地方人是建祠於現址,虔祈福德正神自是人畜安堵,五穀豐收,爾後百餘年間數次修建,廟貌改觀、人誠神應、百事興維,於是四方香火不斷。
日據時付相地於敦建立台灣神社,感於本宮神靈顯赫未敢毀遷,於是再行改建廟宇一新信徒益眾,台灣光復黎庹歡騰,乃於民國三十五年三月重行改建,香火益趨鼎盛,民國五十七年三月間,台北市政府為美化市容計建設『劍潭路邊公園』,翌年十月完成本宮以適在該公園之中,為配合政府之建設計畫,乃組織改建委員會申請改建,於民國五十九年一月奉市府特准,並蒙撥款整建及部分由地方有志獻捐,同年三月三日破土興工,六月底全部完竣,而萬善祠改建為六角圙,一切建築均皆古色古香、莊嚴輪奐,乃涓八月三日舉行鎮座典禮上名曰『福正宮』,厥功告成、萬民歡躍,從茲禴祠烝嘗益臻完善,庹幾神靈永赫、俎豆長馨、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日據時付相地於敦建立台灣神社,感於本宮神靈顯赫未敢毀遷,於是再行改建廟宇一新信徒益眾,台灣光復黎庹歡騰,乃於民國三十五年三月重行改建,香火益趨鼎盛,民國五十七年三月間,台北市政府為美化市容計建設『劍潭路邊公園』,翌年十月完成本宮以適在該公園之中,為配合政府之建設計畫,乃組織改建委員會申請改建,於民國五十九年一月奉市府特准,並蒙撥款整建及部分由地方有志獻捐,同年三月三日破土興工,六月底全部完竣,而萬善祠改建為六角圙,一切建築均皆古色古香、莊嚴輪奐,乃涓八月三日舉行鎮座典禮上名曰『福正宮』,厥功告成、萬民歡躍,從茲禴祠烝嘗益臻完善,庹幾神靈永赫、俎豆長馨、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參拜流程
先敬拜天公、再敬拜主尊 福德正神、再向本宮左側萬善祠參拜即完成參拜儀式。
建築特色
本宮位於劍潭圓山山麓下,址設現在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捷運劍潭站旁,坐東向西,格局為閩南式傳統宮廟,香火極為鼎盛,宮內交趾陶及石雕頗具藝術價值。又鄰接萬善祠六角圙建造,並排而立,莊嚴輪換、古色古香是為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