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旗山天后宮
• 主祀神祇: 天上聖母
• 宗教類型: 道教
• 組織方式: 管理人(住持)制
• 官方網站: https://www.i-mazu.org/
•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mazu.qishan
旗山天后宮,是位於臺灣高雄市旗山區的廟宇,主祀海神媽祖,是旗山地區的信仰中心,為二殿二廂的格局[1],於2000年5月31日公告為高雄縣縣定古蹟,2010年五都改制後,改為直轄市定古蹟[2]。在天后宮出現之前,蕃薯藔莊的公廟為福德祠,天后宮興建後,取代福德祠成為蕃薯藔街的信仰中心,為此並將原立於福德祠的「奉憲嚴禁羅漢腳惡習碑記」重刻一座立於天后宮[1][3]:80。該廟前方之廟埕曾為羅漢門巡檢衙門所在地,日治時期為市集,當時曾在今平和街設公設市場以分散人潮,二次大戰後曾設有「新生市場」,現已拆除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call+886 7 661 2037
地圖位置

高雄市旗山區湄洲里永福街二三巷一六號 directions_car行車規劃

廟宇介紹
西元1700年(距今300多年前),先民為求平安與心靈寄託,至大陸湄洲恭請媽祖聖尊至蕃薯寮(旗山舊稱),供奉於旗山福德祠旁。地方人士參拜聖蹟靈驗,於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由地方官員、仕紳與商家等共同出資於現址開始興建廟宇,清道光四年(1824 年)落成,距今近200年歷史。
『旗山天后宮』是本地的主廟,旗山人稱為『媽祖廟』,是本地開莊的市集、信仰、精神等活動中心,亦是凝聚社區意識與聚落發展的樞紐。研究台灣各聚落之文史工作,常以各地之主廟探考,以了解其形成與發展,目前列為高雄市定古蹟。
  天后宮主祀『媽祖』(實有五媽) ,左祀『境主公』、『大成至聖先師』、『五文昌帝君』、『倉頡制字先師』『月老星君』,右祀『註生娘娘』、『五大先師』、『田都元帥』、『金虎將軍』。有千里眼、順風耳二護法將軍,座下有山神座騎-『虎爺』。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媽祖誕辰,都舉行廟會祭典,每四年擴大舉辦平安遶境活動。凡本地其他宮廟有舉行慶祝活動,皆當先請媽祖,以示敬重。
本宮坐西朝東,前有廣場,昔日是晨巿集,午後老人聚聊,孩童嬉戲,廟會演戲娛樂場所,日前因整建工程,運用前方廣場建臨時廟宇供信徒朝拜。
  廟宇雖經歷多次重修,但一直保留福佬廟屋傳統風貌。廟身為磚木構造,二進式傳統閩南廟宇
分為三川殿與正殿,以廊相接, 正殿樑柱構架為疊斗式,廟兩旁為後廳與廟室,中軸空間配置自前而後為廟埕、三川殿、天井、正殿。它的木造結構、斗拱、裝飾及石材雕刻,皆來自中國,廟內石雕,樸實簡雅,其石材、雕飾物雅緻絢爛緊密,其木材亦是唐山福杉。
  西元1817年「奉憲」 碑鑲於左外牆(奉憲嚴禁羅漢腳惡習碑記), 碑文記述當時聚落消滅流棍事蹟,廟內壁亦有聚資重修碑兩座(興建天后宮碑誌、重修天后宮碑記),皆是研究旗山發展史的珍貴資料。正殿上方,懸有道光二年 ( 西元1822年)『坤德配天』扁額一方。
建築特色
旗山天后宮特色 ~ ~
旗山天后宮媽祖的特色是軟身設計,有五尺八吋高,四肢關節可活動,方便穿衣(據廟方元老說,目前全國僅三尊軟身媽姐),正殿上方,懸有道光二年 ( 西元1822年)『坤德配天』扁額一方,約二百年歷史。

天后宮內有兩套千里眼順風耳?因為第一對製作完成後發現做太小了,所以請別的師父重做一對,形成兩對的特殊景像。
這些資訊對我有幫助
thumb_up thumb_down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FB粉絲專頁
info資料及圖片取自宮廟提供及Google資訊。
載入中,請稍候...

🎙️ AI解籤語音解讀Podcast

結合傳統籤詩智慧與現代AI技術的心靈指引節目

《AI解籤語音解讀》是一個結合傳統籤詩智慧與現代AI技術的心靈指引節目。
每集為您解讀一個真實的解籤案例,從感情、事業、健康到人生抉擇,日青上人以溫暖慈悲的智慧,為您指點迷津。
【節目特色】
真實解籤案例分享 · 深入淺出的籤詩解讀 · 具體可行的人生建議 · 溫暖療癒的聲音陪伴
立即在您喜愛的平台上追蹤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