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簡介
• 廟宇別稱: 台南開元寺
• 主祀神祇: 釋迦牟尼佛
• 宗教類型: 佛教
• 組織方式: 管理人(住持)制
• 官方網站: http://www.kaiyuan.org.tw/
臺南開元寺位於臺灣臺南市北區,清朝時的柴頭港溪溪畔,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二級古蹟。

該寺創於清朝康熙年間,原稱海會寺,是臺灣著名的寺廟和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對近代臺灣佛教的發展關係頗深。該寺亦是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
聯繫廟宇
• 聯繫電話: call+886 6 237 4035
地圖位置

臺南市北區開元里北園街89號 directions_car行車規劃

交通方式
台鐵火車
1.台鐵台南火車前站下車到圓環邊搭往鹽行的5路公車,到開元站下車. 過馬路沿北園街直走200公尺.
2.台鐵台南火車前站下車到中山路搭往新化,左鎮,楠西,玉井的興南客運,到開元站下車. 過馬路沿北園街直走200公尺.

高速公路
1.國道一號南下永康交流道下,往台南方向直行,到中華路左轉. 經過奇美醫院再過天橋,直走約500公尺右轉中山南路接台南市開元路. 在"名佳美精品店"右轉北園街直走200公尺.
2.國道一號北上仁德交流道下,往台南方向直行,到中華東路右轉. 經過後甲圓環,直走約1500公尺左轉中山南路接台南市開元路. 在"名佳美精品店"右轉北園街直走200公尺.
廟宇介紹
開元寺的前身是明鄭永曆三十四年(1680年),延平王鄭經為奉養其母董太妃而建的北園別館,而在董氏去世後該園遂廢,此外鄭經長子、監國鄭克
建築特色
開元寺坐西朝東,在蔣元樞整修之後為四殿兩廂房的建築群,為符合伽藍七堂的寺院。

從北園街上的山門進入後,便是寬廣的廟埕,廟埕北邊立有碑亭。

而過了廟埕之後,便是三川門,其中央寬五開間,有三對由臺南名師蔡草如所繪的門神,分別是中央的韋馱與伽藍護法與兩側的四大天王。

而在三川門之上,外掛有「開元寺」匾,內則掛「小西天」匾,門旁還有清代名士林朝英所書的楹聯。

而在三川門之內,則於兩側供奉哼哈二將。

進了三川門後,其後便是彌勒殿(天王殿),左邊則為開山堂,右邊為淨業堂。

彌勒殿供奉彌勒佛與四大天王,而在彌勒佛背後則供有韋馱神像。

開山堂裡因該寺與鄭經與其母董夫人有淵源,而供有延平郡王鄭成功神位,此外堂中還供有弘法大師塑像及西天東土歷代祖師香位,牆上還掛有歷代住持畫像並附略傳。

弘法大師塑像是已廢寺的日本時代真言宗臺南高野寺的遺物。

淨業堂裡主祀地藏王菩薩和眾多信徒的牌位,而乾隆年間的知府蔣元樞重修該寺時所立的「重修海會寺圖碑」正存放於此堂中。

彌勒殿之後便是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另外還陪祀了多尊菩薩、尊者與十八羅漢。

而在此殿中亦存有康熙時由首任住持志中禪師閉關三年募款,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鑄成的銅鐘。

而經過大雄寶殿後方的拜亭之後,便是大士殿。該殿為新建的鋼筋混擬土建築,一樓中央為正殿,供奉觀音菩薩,其左為功德堂,右為南山堂,而二樓中央則主祀千手觀音,旁有小型的地藏王殿與鄭王殿,此外這裡還附設有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創辦的「慧光圖書館」。

其中南山堂是紀念佛教南山律宗創始人道宣而建,而功德堂裡則有北園別館時的古井,因鄭經的生活起居用水來自此井,故名鄭經井,此外這裡還有當年鑿井挖出的白色海螺化石,乃鎮寺之寶。

在彌勒殿與大雄寶殿的兩邊有左右護龍,其中左護龍仍是日治時期昭和八年(1933年)整修時的樣貌,呈現日式建築的素木風格,於此設有禪房、客堂與父母堂。

右護龍則已改為磚石建築,其中設有供奉禪宗達摩祖師的祖師殿。

而在護龍之外,則有新建的二層樓禪房
這些資訊對我有幫助
thumb_up thumb_down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4.4
starstarstarstarstar
906 則評論
張名璿
starstarstarstarstar2 週前
鄭氏時的北園別館 現今的巍峨佛寺 裡頭給人的感覺非常莊嚴 神像普遍金面、巨大 給人十分霸氣之感 很適合來此參拜走走 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Wen猫男子
starstarstarstarstar4 個月前
開元寺的前身,是明鄭永曆三十四年(1680年),延平王鄭經為奉養其母董太妃而建的「北園別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臺灣鎮總兵王化行與臺灣兵備道王效宗認為臺灣缺少佛寺,遂在此興建寺廟,因為是位於柴頭港溪入海之處,所以命名為海會寺,而該寺為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乾隆十五年(1750年),巡道書成重修該寺,且因該寺多石榴,又是禪宗臨濟宗在臺灣的本山,便改寺名為「榴禪寺」,但不久又恢復舊名。乾隆四十二年(1772年),臺灣知府蔣元樞整修該寺,並奠基該寺的格局,並留下碑記。18世紀末,該寺正式名稱改為開元寺,海會寺之名則成通稱。 嘉慶元年(1796年),為慶祝嘉慶帝登基,臺灣總兵哈當阿遂取「聖天子綏靖海疆至意」將寺名改為「海靖寺」,並予以重修、題獻三匾。咸豐九年(1869年),寺名確定為「開元寺」 開元寺附近增建佛學書院、禪學院、圖書館、幼稚園、慈愛醫院與安養中心等設施,與附近居民的生活有密切的互動。
Jason Yu
starstarstarstarstar7 個月前
開元寺緣起於明永歷年年間鄭氏之北園別館,清朝建寺迄今已三百多年,為台灣歷史古剎之最。寺內三進分別為彌勒菩薩、釋迦摩尼佛及觀音菩薩。廟體簡樸不失莊嚴,寺內古樹參天環境清幽,與廟門外亮彩鮮活之風格呈現截然不同之對比風貌!
鍾道明
starstarstarstarstar9 個月前
20240531訪台南北區的開元禪寺 該寺始建於康熙年間 初名海會寺 民國89年(2000)整修過後 仍列國家古蹟 三落彌勒殿 三寶殿 大士殿堂構輝煌 諸佛法相寧靜莊嚴 確實值得有緣人來此禮敬參拜
陳裕文zw
starstarstarstarstar2 個月前
延平郡王第二代的鄭經.為他母親所建立的古蹟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僅為參考,請依官方公告時間為主
星期一   05:00 – 18:00
星期二   05:00 – 18:00
星期三   05:00 – 18:00
星期四   05:00 – 18:00
星期五   05:00 – 18:00
星期六   05:00 – 18:00
星期日   05:00 – 18:00
info資料及圖片取自宮廟提供及Google資訊。
載入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