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天后宮
廟宇簡介
| • 廟宇別稱: | 天后宮 台北大天后宮 台北府城大天后宮 |
|---|---|
| • 主祀神祇: | 天上聖母 |
| • 宗教類型: | 道教 |
| • 組織方式: | 管理委員會制 |
| • 官方網站: | http://台北天后宮.tw/history_01.html |
| • FB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452095124870698/ |
台北天后宮,原名艋舺新興宮,俗稱西門町媽祖廟、西門町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現位於台灣台北市萬華區成都路51號,廟址原為日本佛教真言宗之弘法寺。由台北捷運西門站六號出口,步行數分鐘可達。
聯繫廟宇
| • 聯繫電話: |
|---|
地圖位置
臺北市萬華區西門里成都路51號
廟宇介紹
台北天后宮,原址為艋舺直興街(今貴陽街與西園路交叉口,青山王館附近),肇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祖師廟並稱臺灣清領時期艋舺三大廟門。
相傳於乾隆年間,有一唐山船至臺灣行商,便將船上由唐山迎來之海神媽祖神像,請到艋舺街上奉祀香火。事畢,船主起帆回程時行進艱難,遂請神諭,知是媽祖有意留臺濟民,因此再度將神像請回艋舺。
乾隆十一年(1746年),艋舺地區的商行共同捐資,於直興街建媽祖廟,名為「新興宮」。嘉慶十八年(1813年),新興宮遭祝融之禍,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
昭和十八年(1943年),日本官方因為開闢防空道路,徵收土地,拆除新興宮,遂將神像及神器暫奉於艋舺龍山寺後殿。
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人返國,新興宮信眾在西門町成都路西門市場旁找到奉祀弘法大師(即日本真言宗創始人,傳說中製作日文字母「平假名」的空海大師)的臺北弘法寺作為新廟址,1948年將寄放於龍山寺後殿的媽祖神像遷入,並將弘法寺更名為新興宮,後來又改名為臺灣省天后宮,表示本廟繼承舊時的省城大天后宮之餘緒,1967年因台北市由省轄市升格為院轄市,故改稱臺北天后宮,因在西門町一帶,人稱西門町天后宮、西門町媽祖廟。
後來,有信徒被弘法大師託夢,據說弘法大師神諭,此廟本為其寺,臺灣日治時期結束後雖改奉媽祖,仍應該祀奉弘法大師神像,以示紀念。後廟方從之,於側殿奉祀弘法大師。也因為側殿奉祀弘法大師的原因,本廟的日籍觀光客很多。
相傳於乾隆年間,有一唐山船至臺灣行商,便將船上由唐山迎來之海神媽祖神像,請到艋舺街上奉祀香火。事畢,船主起帆回程時行進艱難,遂請神諭,知是媽祖有意留臺濟民,因此再度將神像請回艋舺。
乾隆十一年(1746年),艋舺地區的商行共同捐資,於直興街建媽祖廟,名為「新興宮」。嘉慶十八年(1813年),新興宮遭祝融之禍,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
昭和十八年(1943年),日本官方因為開闢防空道路,徵收土地,拆除新興宮,遂將神像及神器暫奉於艋舺龍山寺後殿。
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人返國,新興宮信眾在西門町成都路西門市場旁找到奉祀弘法大師(即日本真言宗創始人,傳說中製作日文字母「平假名」的空海大師)的臺北弘法寺作為新廟址,1948年將寄放於龍山寺後殿的媽祖神像遷入,並將弘法寺更名為新興宮,後來又改名為臺灣省天后宮,表示本廟繼承舊時的省城大天后宮之餘緒,1967年因台北市由省轄市升格為院轄市,故改稱臺北天后宮,因在西門町一帶,人稱西門町天后宮、西門町媽祖廟。
後來,有信徒被弘法大師託夢,據說弘法大師神諭,此廟本為其寺,臺灣日治時期結束後雖改奉媽祖,仍應該祀奉弘法大師神像,以示紀念。後廟方從之,於側殿奉祀弘法大師。也因為側殿奉祀弘法大師的原因,本廟的日籍觀光客很多。
參拜流程
(1)玉皇大帝(2)天上聖母(3)觀音菩薩(4)關聖帝君(5)地藏王菩薩(6)弘法大師(7)福德正神(8)虎爺(9)弘法大師立像(10)菩薩石像。
建築特色
本宮建築為集合東方式建築藝術,尌屋頂、手拱等形式蘊藏卲祥寓意及美觀,屋脊由各色陶瓷碗片對鑲拼組成形,色彩豐富與交趾陶為主要裝飾工藝,本宮特色融合了舊宮精緻石雕、現付建築精雕細琢、清付文物及弘法孝遺物。

建議將關注的廟宇加入收藏名單,能夠更便利的瀏覽及取得相關資訊。
Google評論
每年過年一定會來參拜的廟宇,地點在熱鬧的西門町商圈,從捷運西門站6 號出口邊的成都路往前走大約五分鐘左右就到了,剛好就在順向的右側,交通非常方便!捷運一出站的空地現在還有天后宮可愛的Q版媽祖鑾轎裝置藝術可打卡拍照喔!一邊就是古蹟紅樓跟燈會主燈場所!現在剛好適逢台北燈會,可以順道安排一起逛喔!
廟宇門口不算氣派,如果是形色匆匆的話, 還真的滿容易錯過入口的,所以要注意一下!但是經過穿堂後一進去就比外觀以為的還來得大呢!
本身是二層建築,穿堂旁有一個樓梯,但是過年期間從沒開放過,所以不知道上面是提供什麼特殊活動場所,但是穿堂左右兩側跟樓梯邊的雕刻與文字,都還滿有特色的,可以 順便瀏覽一下!
雖然 廟宇名稱叫“天后宮”但是裡面供奉眾多神明菩薩,主殿除了“天后媽祖”,還有“觀世音菩薩”,大殿外有,土地公,虎爺,大殿右側樓梯邊有地藏王菩薩,再往上二樓還有玉皇大帝等等.....
大殿入口左側有服務處跟人員,有要捐香油錢或其他服務都可以臨櫃辦理!
這邊到現在還是少數開放可以拿實體香上香跟燒金紙祈福的一間廟宇喔! 參拜的順序一樣有明顯在牆邊跟柱子上有標示
,照順序繞一圈就可以了!
如果是外地來西門町逛,或是觀光客到此一遊,想參拜或體驗在地文化,又不想走太遠去龍山寺或其他著名寺廟,這天后宮倒是個不錯的選擇,不論那信仰什麼宗教,出門在外,第一要務總是希望一切平安,那就秉持心誠則靈的概念,來這寺廟讓繚繞的香火薰陶一下,就有種已經被神明保佑的感覺了!
廟內有公廁,穿堂進去右側有一小區桌椅提供香客休憩空間,如果逛街逛累了想歇歇腳,或剛好在附近內急需要如廁,這邊也可以解決遊客的臨時所需,提供給大家參考!
20250405走弘法大師臺北迷你版四國遍路 尋找第一番釋迦如來 第二番阿彌陀如來石佛 來到位於成都路的台北天后宮 該廟主祀媽祖 觀音佛祖 關聖帝君 還有弘法大師空海等神像 香火鼎盛 附近有西門紅樓 西門町商圈 值得到此參拜兼旅遊
萬華艋舺地區三大宮廟之一,除了供奉媽祖之外,另供奉日本真言宗祖師弘法大師,並收藏有台北四國88遍路的石佛,值得專程到訪
年代久遠 建立於 清乾隆十一年(1746AD)
俗稱 「西門町媽祖廟」
廟宇內 香火繚繞,卻給我一種溫暖肅穆的氛圍
二月初二 適逢土地公生,特意繞過來參拜
台北四國88靈湯(3)
台北天后宮:信仰與歷史的見證
位於台北市大同區的台北天后宮,是當地歷史悠久的媽祖廟之一,供奉海神天上聖母(媽祖)。該廟創建於清朝,見證了台北的發展與變遷,是信眾心靈寄託的重要場所。廟宇建築融合閩南傳統風格,屋脊上的剪黏、石雕與彩繪精緻細膩,展現傳統工藝之美。
天后宮香火鼎盛,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廟方會舉行盛大的祭典與遶境活動,吸引眾多信眾參與,展現台灣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此外,廟內還供奉觀音菩薩、關聖帝君、城隍爺等神祇,形成多元的信仰中心。
除了宗教功能,台北天后宮也承載著歷史文化價值,見證台北港埠時期的發展。周邊鄰近迪化街、大稻埕商圈,信眾與遊客可順道探索這片充滿歷史氛圍的區域。無論是來祈求平安、感受傳統文化,或是單純欣賞古蹟之美,台北天后宮都是值得一訪的宗教與文化勝地。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僅為參考,請依官方公告時間為主
星期一 06:00 – 21:45
星期二 06:00 – 21:45
星期三 06:00 – 21:45
星期四 06:00 – 21:45
星期五 06:00 – 21:45
星期六 06:00 – 21:45
星期日 06:00 – 21:45
FB粉絲專頁

